当前位置: > 读书
云想衣裳 花想容
【发布日期:2019-10-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小时候,似乎没穿过新衣裳,做妹妹的我自然是穿着姐姐穿不了的旧衣裳。对衣服的渴望,应该就源于春节前请裁缝到家里的那几天吧。眼巴巴地追随着裁缝的一举一动,看他长长的指尖如何将那扁平的粉饼变化,横横竖竖,竖竖横横,还有条条弧线……又是讶异又是艳羡。
  甚至有过“屈辱”史。在异乡上小学,记得有年夏天放学路上,一群当地的破小孩跟在我后面,拍手欢叫:“地主婆!地主婆!”我承认当时穿一件开着淡蓝色小花的裤子,那年代对地主婆的认知是电影中上演的形象,她们确实喜穿宽大的花裤。可是,哪个地主婆像我穿的这般屁股打着补丁呀,还有,谁家布料宽绰到可以奢侈地让裤子宽大呀。破小孩们不懂,我也不懂,只记得我飞快地跑回家,还跑掉了一只姐姐穿过的旧拖鞋。
  那时候,对衣服的渴望就像润湿泥土里攒尽冒尖发芽的树苗,呼呼呼地。想起少年时无意中撞见妹妹试衣服的一个画面:原先放一家子四季衣服的两门橱大开着,十来岁的妹妹站在床上,围拥着的是一堆我和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有夏季的,有冬季的,当时是什么季节我已模糊了,但是她脸上散发的光芒让我如此熟悉,如此深刻。是辛酸,又是美好。
  上高中时,县巷带给我的回忆是那些商店里的衣服,琳琅满目。周末,就是进店,看看,摸摸,然后默默地换另一家。其实价格也不贵,就是囊中羞涩。父母给的零花钱有限,加上父亲那套“爱打扮的都不会读书”的观念作祟,在自尊心极强的年华里,感伤与敏感如影相随。唯一留得住自信的便是已上师范的姐姐送我的一套旧白裙,高二时还穿着它在泮壁桥上留了影,于是青春里有关衣裳的记忆就像白凉鞋上那铁钳烫过的痕迹。
  云想衣裳花想容。儿子七八个月大时,逢穿新衣服,表现出众:还不会说话的他很淡定听着同院职工的夸张的赞语“哇——这件衣服好帅啊!”,儿子一番心满意足之后会盯着围在一旁没称赞他的叔叔阿姨,直到对方赞美完,才将视线移开。不满两岁的小外甥女一洗完澡,便会乖乖地坐在小凳子前照镜子,左手扯着衣领,右手挥舞着梳子打理头发(用她奶奶的原话是“乱耙一气”),偏着脑袋,凑到镜前,神情无限愉悦……在下一代穿衣的幸福里,我们弥补了曾经的缺憾。
  毕业恋爱了,成为金钱的主人了,不再为衣而愁,穿衣打扮可以由着性格与气质了,也多了几分浪漫与任性。
  每读到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有几次刻意描绘张爱玲的衣着,便会心一笑:第二次拜访她时穿着的宝蓝绸袄裤,一日午后散步被胡兰成称赞好看后爱玲回答“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的桃红单旗袍,甚至,还写到只因胡兰成喜欢,爱玲便等他一来就穿上的那双绣花鞋子,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女为悦己者容”啊。我会甜蜜地想起和爱人有次约会时的场景:盼到傍晚他下班,我穿着一件粉色小花点缀的长裙,骑车飞速往镇上赶去,在分叉路上遇见一样焦急朝我骑来的他,慌忙下车的我竟然把裙角卷进后车轮。他弯腰蹲下,耐心地拉出裙角。彼此什么话也没说,眼神里辉映的是盛夏里彩霞满天。
  渐渐地,好像穿衣不单单是为悦己者了,更多倾向于为己。萧伯纳说过,现代女子对于丈夫的关注,远不及她们所喜爱的时装。确实这样呢。闲时逛街的乐趣就是徜徉于实体店的服装丛林中,挑上中意的,就像打了胜仗般,付款时曾刹那出现的心疼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洗掉。哪怕没空或者懒于上街,忽而想起近来似乎缺失了新衣服带来的新鲜感、喜悦感,便上淘宝了,极有耐心地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想象自己穿上时的模样,付款,交易成功,就等快递了。
  我有一个同事,家里有一大间衣帽间,每天穿的几乎不重样,首饰和手提包不计其数,曾说自己是将买汽车的钱用来打扮的。至今,她仍开着电驴,开开心心地上下班。也曾陪过一个朋友逛街,她买名牌衣服时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颇有女中豪杰之气概。想来我们都是凡女,穿衣打扮,天经地义,穿出自我,是不是也是活着的一种真气?
  我一直觉得衣服不在多少,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只要穿衣得体、自己开心,就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我奶奶,今年九十一岁了,衣服比我还多,几乎是儿孙们给买的,也不贵,爱干净的她在乡村老太太姐妹群中很引人注目。我很喜欢岛田洋七《佐贺的超级阿嬷》中的阿嬷,家境拮据的她不得不担负起清洁工来养家糊口,每次清扫归来都要清洗身子并换上干净的衣服,过得贫贱又高贵。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结局是安德莉亚最终放弃了好不容易坐稳的时尚主编米兰达第二助理的位置,放弃了那些时尚服装,选择了回归自我。有段她和男友的对话耐人寻思:“你以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我抛弃了我的朋友,我的家庭,我所重视的一切,为了什么?”“为了鞋子、衬衫、外套、腰带……”“内特,我很抱歉。”好在,她终于认清最适合自己的服装,想起初心,还有原本渐行渐远的友情、爱情。
  云想衣裳花想容,最适合你的就是你的初心,你的快乐。

     □黄丽珠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