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鸟
【发布日期:2019-10-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还记得小时候,夏日,我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去掏鸟窝,捕鸟。
夏天,是鸟儿繁殖的季节。房前屋后,茂密的树木,是它们的天堂。鸟儿活泼灵动的影儿,悦耳啁啾的歌声,吸引着我们追寻的目光。我们小孩多么希望能捉几只鸟儿来喂养。
它们或在树上筑巢,或在墙壁搭窝,或在地上做窝。我们小孩总想方设法去寻找它们,捕捉它们。还记得,我们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东圳隧道”涵洞。涵洞有上百米长,每隔一段都留有一个清淤口,口壁上留有一些小洞。而这洞,乃是鸟儿安家落户的风水宝地。我们就趁着上放学之便,经常去光顾它们——掏鸟窝。
我们是蹑手蹑脚地靠近。低矮之处,站在就行;或高点儿的,搬个石头垫脚,再不,叫上同伴,来个人搭人。一手掩住洞口,一手伸进鸟窝,只要鸟在,一般逃脱不了。若有鸟蛋的,我们不要鸟蛋,而是等待孵出,雏儿养大了,再去捕捉。鸟儿孵出之后,生长得很快,往往十几天就能羽丰展翅。我们是不时去看看。捕到鸟之后,我们大多喂养在鸟笼里,捉虫去喂养;有的无须亲自喂养,它们困在笼里的呼唤声,往往会招来一些大鸟捉虫来喂养。
为了捕到鸟,我们甚至会趁着下雨天去捉呢!一次,我发现废弃的石窟墙壁上有个鸟窝。一日黄昏,下雨了。风,呼呼地刮;雨,沙沙地下。我就背着大人,撑着雨伞,带着袋子,偷偷地去捕鸟。一路上,不见人踪,难觅鸟影,踽踽独行,心儿忐忑。但为了能捕捉到鸟儿,依旧是壮胆前行。雨大,鸟儿得避雨,而这鸟巢该是它们的最佳去处吧!那次,一个鸟窝里,就一下子捉到了六只。这是我没想到的,还成了我在伙伴中捕鸟的一大炫耀呢!
还有一些鸟儿是把窝搭在树上。鸟儿往往会选树叶浓密处搭窝,有的还是搭在树梢的末端。而树枝纤细,爬上去淘,不仅危险,还很少能捕到鸟,毕竟爬树,会晃动树枝,很容易被鸟儿发觉。偶尔能捕到的也是一些雏儿。因树枝细,爬上去很容易发生枝折而坠落,冷不防会摔得头破血流,甚至臂折腿断。因此,树上掏鸟窝,得小心翼翼行事。
除了鸟窝捕鸟之外,我们还会用一些捕鸟工具去捕鸟。就像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提及的“雪中捕雀”一样。
在鸟儿经常光临的、比较空旷之处,地上扣着一个筛子,一边用小棒支起,这小棒底端上系着一条长细绳,延伸到角落;在筛子下面撒些谷物,以诱鸟儿;人躲在角落里,手牵着细绳,静待鸟儿的出现。一旦鸟儿进入筛下啄食,便眼疾手快,趁势一拉绳子,细棒脱落,筛子瞬间扣下,鸟儿躲闪不及,只好乖乖束手被擒。
一次,我就用这种方法在平房顶上捕鸟儿。我手拉细绳,暗躲在房子门扇后里。
终于盼到鸟儿来了,可它好像知道那是陷阱似的,在筛外徘徊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还有的一进去,还不待我动手,就赶紧开溜,真恼人!又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盼来两只麻雀。
它们落在筛外,一只羽毛的颜色较浅,还朴楞着翅膀,一看就知那是一只幼雏儿;另一只羽毛的颜色较深,喙黑,也显得机灵,该是母鸟吧!它们来到筛外,跳跃着,东张西望着。不一会儿,那只母鸟就进去,啄一下食。我不急着拉线,待会儿,两只鸟都进去了,一筛打尽,岂不快哉?于是,我凝神屏息,盼着雏鸟,赶紧一同进去。
但母鸟啄食,并没有吞咽下去,而是赶快折回,去喂雏鸟。喂养得很麻利,雏鸟一张嘴,母鸟似乎一碰嘴就完事。母鸟马上又去啄食,再喂鸟……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不禁为母鸟的行为所感动,她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啄食,来喂养雏儿的。
多么伟大的母爱呀!来来回回的喂养,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似乎有一种浓浓的亲情弥漫开去,扑面而来。我只是静静地观看着,实在下不了手。假如我捕了那只母鸟,那只嗷嗷待哺的雏儿怎么办?它失去的,不仅仅是母爱,更可能是自己的生命。我要是捕了那只母鸟,那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不就瞬间妻离子散,分崩离析,家不再成其家了么?
我,于心何忍?
于是,我放弃了捕鸟。而母鸟置生死而度外,义无反顾去喂养雏儿的温馨的一幕,萦绕心头,再也挥之不去。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掏鸟窝,再也不捕鸟了。
我还清楚记得,那一年,我十一岁。
而今,想及捕鸟,乃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探求之天性。在捕鸟中,学会细心观察,耐心等待,学会照看、喂养,更锻炼了胆量,获得了爱心。
因此,捕鸟,于鸟,或许是一种残忍;但于人,或许是一种成长。如今,我不再捕鸟,而益发热爱鸟。喜欢静观它们活泼灵动的身影,喜欢聆听它们发出的天籁之音。
鸟儿是生命的精灵,它们总以优雅的姿势翱翔在我生命的心空中,让我心跟着它们遨游!
□黄鸿彬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