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国画之乡 群星璀灿
——记仙游10位近现代著名画家
【发布日期:2019-06-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自盛唐建县至今1300多年来,仙游就有诸多书画名家载入史册。近现代李霞、李耕、黄羲三画家更是饮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家,堪称仙游画乡之泰斗。当代又涌现出以陈薰、张英、黄金苍、李朴、陈毓和、邵世霖、张清岩等令世人瞩目的着名画家。历史绵延至今,在仙游这块沃土,书画出现了承前启后的繁荣景象。书画爱好者学习先辈忠诚艺术,精于绘画,爱国恋乡的高尚情怀,致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书画艺术水平,为构建美丽仙游泼墨溢彩。
  李霞:(1871-1938年)赖店横塘村人,小时随伯父学画,为庙宇作壁画,16岁始以卖画为生。1908年随御史江春霖入京,在故宫以《麻姑晋酒图》誉满京城,被称为“麻姑李”。1910年,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轰动一时。其画作以笔墨纵横,豪放浑厚见长。不久,名作《十八罗汉渡江图》、《函谷跨牛图》相继参加巴拿马和纽约赛会荣获优等奖章,艺术大师吴昌硕着文称他为“人物第一家”。1923年,在福州与李耕、陈子奋等27位闽籍画家发起成立“龙珠画苑”。1928年,东渡台湾,寓居新竹,大量作画,举办画展,推进闽台文化艺术交流。他一生把大量画作和已出版的册、画片义卖捐助抗日,赈济灾民。
  李耕:(1885-1964年)出生度尾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1926年,十八笔《弥勒佛》古劲峭拔,挥洒自如,获东南五省画展第一名,徐悲鸿评赞:“有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以追瘿飘,其才则中原所无。”其作品驰名中外,深受东南亚华侨,印尼苏加诺总统和日本友人的推崇。六十年代初,应邀为中央美院师生讲学,还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松青鹤白东方红》《松鹤遐龄》等画永久陈列国家最重要的外事活动场地国宾厅。2001年,其精品力作《春夜宴桃李园》《达摩》被中国美术馆和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国美协前主席蔡若虹评述:“李耕是我国画坛首屈一指的大师”。李耕生前为福建省美协副主席,仙游政协副主席,奉献自己珍藏320幅作品给国家。
  黄羲:(1899-1997年)原名文清,生于鲤城洪桥街。十三岁师从李耕学画,艺满三年自立门户,又随李霞游艺大江南北。1926年上海美专毕业,先后在仙游和厦门任教,后受聘上海美专。1936年,经黄宾虹老师举荐参与北京故宫国画馆历代书画藏品的审鉴。解放后,应潘天寿邀请,在浙江美术学院讲授中国古典人物画,致力古典人物画的研究和创作,出书育人,培养了众多的美术家,编写《中国画法研究》《心影笔痕》等着作。作品流传日本、新加坡、港台等地,收藏于博物馆、美术院校。刘海粟以《意思横逸,运笔新奇》评赞其作。
  陈薰:(1912-1958年)字咏南,城关城内街人,毕业于仙游尚公中学,50年代在仙游城西小学任美术老师。小时钟爱书画,志趣诗文,18岁拜师李耕,在李耕的引领下系统地博览历代名作,悉心学习其师画艺,亦崇拜任伯年、任熊、任薰和杨慎,后易名陈薰。擅长人物,善作山水,作品极具雄浑刚健,笔墨洗练,飘逸秀雅的特点,深受画界的青睐和李耕的赏识。1942年,与张英在仙游举办画展,白描十八罗汉及观音等结集出版《咏南画集》。《刘胡兰烈士》《木兰辞》等作品选送印尼雅加达展览会,与李耕合作的《十八学士登瀛洲》受到苏加诺总统的赞誉,部分作品被收入《苏加诺画集》。
  张英:(1920-1984年)生于大济坑北一个农家,十三岁随父为寺庙作重彩墨画,十六岁李耕收他为徒,八年间几经磨砺,画艺大进。1944-1947年先后在泉州、厦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在福州举办李耕、张英画展,其作品出类拔萃,蜚声画坛。新中国成立后,长寓福州,在省博物馆等单位供职。工于雕塑,与沈忠英合作的脱胎漆器《荷叶瓶》和《鲁班》获省工艺美术展特等奖和创作优秀奖。国画《大熟》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美展。1981年,画作参加香港首届福建画展、广州交易会。1959年,应邀进京参加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国画创作。1983年,其百幅作品在香港展出,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高度点赞,香港文汇报、福建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他将售出画款,全部捐献给福建省儿童福利基金会。
  黄金苍:(1927-2005年)度尾东峰村人,小时酷爱丹青,1946年与周秀迁同时为李耕入室弟子,三年时光,李耕言传身教,潜心揣摩师父绘画技法,精细研读历代名家书画,画艺猛进。擅长古典人物,尤其神仙道释、高士题材,《弥勒佛》《苏武牧羊》《四快图》具有李耕画艺的印记,备受群众喜爱。尔后,供职政企单位负责人,退休后仍重染翰墨,守望李耕画艺。1981年,被聘度尾工艺厂艺术总监,统揽扇面画创新设计和生产,培养40多位优秀画工,产品漂洋过海,为国家创汇增收,成为仙游民营企业的一支劲旅。
  李朴:(1932-1998年)李耕之子,秉承家学渊源,幼时喜爱绘画,16岁即作壁画。福州师范艺术科毕业,在福清和仙游任教。1959年,李耕国画研究所成立,调入随父学习传统国画。1961年,陪同李耕赴京、沪、杭进行艺术交流,与美术界国画大家交流技艺,开阔视野。《深山建电站》被评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美展。《风雨归舟》参加全国第一届山水邀请展。《伏虎图》等参加香港名家邀请展。《九鲤飞瀑》入选马来西亚中国画展。方毅副总理为《戏蟾》题字。长期以来致力探索、整理父亲画艺、画理几十篇文章。在福州、济南举办“李耕父子画展”,创办李耕画院,任首届院长。
  陈毓和:(1927-1994年)生于鲤城木兰街,幼时喜爱绘画,受张英启蒙,发愤学艺。1946年仙游师范毕业,先后任中学、师范美术教师。解放初期,从事漫画创作。1956年,创作的《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获福建省青年美展一等奖,并参加全国青年画展。1960年,进入李耕国画研究所,随李耕专注研究国画传统技法,并刻苦钻研李霞、黄羲的画法,画艺大进。擅长人物画,尤为仕女,道释最佳。《农民育种家陆财》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鹿苑长春》等参加香港中国画展。1988年绘制《红楼梦十二金钗》参加新加坡周颖南筹办的“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节”。笠年在新加坡举办“陈毓和、陈剑父子画展”。
  邵世霖:(1927-2005年)鲤城十字街人,小时志趣绘画,受到李耕、陈薰的艺术熏陶。1948年,就读上海美专国画系,师从刘海粟、潘天寿,从事美术教育30多年。擅长指画,指书及篆刻,涉猎人物、山水、花鸟。作品笔墨酣畅,布局奇崛,苍劲豪迈,融诗融画为一体,韵味无穷。花鸟以“四藤本”见称。八十年代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在全国性大展中获奖。作品及传略收入十几部大型辞书。1993年《达摩》获国际佛教书画展大奖,被白马寺列为珍品收藏,美国加州大学、宜兴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收藏其画。
  张清岩:(1932-2012年)生于东门土寨村,1953年参军,连环画在“全国战士画赛”获奖,任“解放军报”报社美工。复员后更执着丹青,创作出版《劳动就是幸福》《九命沉冤》博得名家好评。年画《丰收》参加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八十年代开始因身患重病,坚持创作,抱病参加社会书画捐赠活动,奉献爱心。《十八学士》《仙游四大景》参加全国书画展并获奖,几十年来成就斐然,在国内发表书画作品2000多帧,出版多部专着,耗时三年创作的长20米宽68厘米的长卷《春天里》是形象画和中国画融会贯通的一个印证,受到中国美协理事姚天沫的赞誉。党和政府授予他残疾人书画艺术家自强模范。 (张德成)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