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送黄昏花易落
——由《钗头凤》看陆游爱情悲剧
【发布日期:2019-05-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自小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出仕后,曾历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蜀佐王炎幕府,投身于军旅生涯。淳熙五年(1178年)东归,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政治上他主张充实军备,坚决抗金。他强烈的爱国热情非但没有在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统治集团中激起一点浪花,反而一直受到排挤和压制,最终被劾,闲居山阴二十余年。直至宁宗嘉泰辛酉年(1201年)才复诏同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他一生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只能在《示儿》中留下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江山也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爱国主义者,心怀社稷江山,但其壮志难酬,一生坎坷抑郁,事业未能得志。国事纠心,家事愁苦,他是一个真正的不幸者。请看他年轻时的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和刘克庄《后村诗话》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结成伴侣,两人“琴瑟甚和”,相亲相爱。唐氏与陆游母亲为姑侄。虽夫妻恩爱和合,但因媳“弗获于其姑”,最终被陆游母亲驱散。不久唐婉改嫁同郡宗亲赵士程,陆游也在父母作主下另娶王氏。各自成家之后,两人眷恋旧情,不忍离异,情感上还藕断丝连,难分难舍。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陆游在一次春游时,于城南禹迹寺的沈家园与唐婉邂逅。对这偶然的相逢,两人悲喜交集,“怅然久之”。唐婉“遣遗黄封酒果肴,通殷勤。”酒间,陆游望着眼前朝夕思念的旧恋人,见那红润细腻的纤手和熟悉又陌生的倩姿丽影,万绪交加,情不自禁地提笔在沈园墙壁上写下哀婉动人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沈园的春色如往昔一样明媚,但眼前的她身形消瘦面容憔悴、不似当年那般艳丽。是可恶的“东风”(家母)将鸳鸯拆散。几年来离散分居的生活,积成一团排不开的愁绪,郁结于心头。桃花已经凋谢,沈园的池台亭阁显得格外凄凉。过去虽有纯真的爱情誓言,但写在锦上的情书凭谁来寄托?离异已成大错,如今也无可奈何,罢了,罢了。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载:“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据《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八引夸娥斋主人说》载:唐婉也以《钗头凤》词相答:“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从切身的经难中,深深感到世情的冷漠,人情的险恶。原本是连理枝并蒂花被冷酷的风雨摧落,为此彻夜痛哭,晓风吹干满面泪水,留下斑斑泪痕。想将自己的思念呈书告诉他,但是很难实现,只能斜靠阑干,长吁短叹。如今各自成家,不似当年那般容易接近。又一个可怕的黄昏降临。她心神恍惚,思绪纷乱,好像在秋千架上飘荡。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黑夜将尽,报晓的号角声在晨风中带着几番寒意。她咽下痛苦,赶紧把泪水擦干,佯装欢笑,怕人见了寻问难以作答。将满腹相思、无边的痛苦来隐瞒!这发自肺腑的哭诉,读来令人泣血摧心。陆游爱情悲剧不单给他们夫妻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数百年后的今天,仍然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为其愤慨、为其垂泪!
(吴燕泰)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