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在金山木雕里散步
【发布日期:2019-05-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中国木雕精神的实质,不仅仅是形诸于符号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一种艺如其人的人生体验,将不断完善的人格修为过程,化为性灵融会的最深沉、最激烈的生命呼唤。——题记

       以写诗、绘画作为心灵自由表达的现代木雕家,高金山先生是以诗文之心去观看、感受万物的。他既深入传统,又创新图变,游心物外,不拘法度,注重意境的缔造,以非具象手法表现物象,力求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使作品与性灵融会,渗透着较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本文藉此以“散步”的形式作一探索。
  个性独特的文心诗情

       金山先生是“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兼具的跨界艺术家。他多才多艺,有着较高的文学天份、灵敏的艺术洞察力和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作品中用暗示、含蓄、象征等借物抒情的手法,呈现出远离理性、接近感性、高于物象的风格特征。这从他发表的一些诗作,和朋友圈经常更新的绘画、木雕作品里均可窥见。
  诗中有对现实的沉重、不甘和嘲讽,有忆中的眷恋、呵护和不舍,有心中的物境、美好和憧憬,更有一个文人的气节、觉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诸如:“每夜,我用贪婪的眼睛,透过囚室似的木窗,寻觅。把她装进梦里,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梦中的姑娘,撕破甜美的笑脸,用满是皱纹的面具伪装自己。忠臣在小人的咒骂中英年早逝。太阳,月亮,就像值班室的老人,麻木,无所所为。”等等。
  他的画大多具有华丽堆砌和装饰效果,通过错位变形、强烈对比的构图,来宣泄内心的情感,表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实。这里既有象征派画家雷东、未来表现主义画家杜米埃和后印象派的影子,又有对王维以诗入画和八大山人笔致纵恣的追求。多给人以半懂不懂、恍若所悟的感觉。
  金山先生木雕中的表现,也大抵如此,可见其“雕”外功夫。如《木兰春涨》、《山人》、《情殇》等。
  大道至简的创作风格

       有人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还有人将艺术的最高境界进行了概括,其中之一就是:“复杂化的简单”。金山先生也是这样,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视觉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意蕴生动。虽简约,却不简单!
  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普遍让人有一种重压下的沉重和困囿,在此背景下,金山先生注重用感性和内在的精神表现客观,主张通过“线条的运用,去建立视觉上一种轻盈的穿透感,使抽象与存在并存”,以简化变形、天人合一的艺术感觉,单纯、简约、无形而有形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他依据各种媒材质地、形态、肌理、色泽、意韵的天然特性,或借助中西绘画的“笔墨”、“笔触”感悟,或以西方现代派的非具象手法、及其高度概括的物象,表现作品夸张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用以追索倪瓒所说的“仆之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境界,从而摆脱传统木雕技法的束缚。
  作品《平等正觉》、《青丝》,就是这样的代表。其人物面部圆融精微的刻画与形体的粗疏简略,形成强烈反差,极简的点、线、面与质地所构成的肌理形态,节奏韵律流畅优美。
  性灵融会的生命呼唤

       袁宏道云:“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金山先生还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追求超出现实之外,又属于自己性灵的物象。《近乡情更怯》中迎面而来的羞怯、纯净、可爱女孩的鲜活形象,就是一例。
  正如金山先生自己所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千年文化中流连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再于短暂的某刻,醒来,在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为木雕注入能唤醒一种感同身受的力量。”的确,中国木雕精神的实质,不仅仅是形诸于符号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一种艺如其人的人生体验,将不断完善的人格修为过程,化为与作品性灵融会的最深沉、最激烈的生命呼唤。在聊写胸中之结的同时,用生命的情感以刀为笔、深入灵魂,其反映现实、诘问世风、抒发性灵、直面人生、重塑个性的精神游历,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不迎合不媚俗、为人民抒怀的文人操守,虚实相生、“以白计黑”、气韵生动的艺术追求,就是金山先生对中外哲学、美学思想发掘的具体诠释,也是他的境界和坚守。
  他的人物作品,不仅注重面部刻画,而且不管是抽象、意象和现代,还是象征、暗示和夸张;无论是男人的肃穆、威严、深邃、苍茫、浑厚或哲思,还是女人的无助、忧思、寂婉、高冷、凄美或渴望,均给人以展示性灵、直达内心的生命力量,以期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如石雕作品《出尘》,不仅寓意深刻,而且透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物刻画,给人一种稳如磐石的形体,向外膨发的庞大气势和磅礴力量;又如木雕作品《威加四方》,既是一种象征,也是对纵横四海、无敌天下人的崇仰和怀念,以祈盼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在物欲横流、世俗泛滥的时风下,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如若对耽于浅浮鸹燥的“名利场”中人,有一丝启示作用,是再好不过了。

      (远美园)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