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竹园听风
【发布日期:2018-06-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夏日午后,可以做什么?可以在一小园里,听清风。
  沪上多园林,亦多竹。竹新绿,立夏后更显苍绿,有风来,便生清凉境界。思绪也染上了绿,染上了凉。
  夏日午后,我是愿意为一枝开在窗台的新竹,或是隔帘的清风,而坐夏静听。静,是因为所求不多;静是因为心神相通,像深廊通到你幽深处,像小径通到你光阴里。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这样想时,眼前澄明,所剩下的不过是一分净,一分美。
  我想“无言”二字,才是这两句里最妙的。因为无言,才能见日月,见流年日月。自然也会生诸多感慨,回想一二。
  一直相信,草木开的所有新绿,都是情深意浓的笑。
  记得一年在佘山之巅,看墨绿的竹,有清风拂面,我知道,整个的竹山已满是笑意,因为新绿在来的路上了。
  不经意,看到一山沟坡上一树红,像火一样的红。其实不是纯红,是嫣红。嫣红惹眼,在竹山里,红红火火似的。
  当时不顾一身的疲惫,赶着去见这一树红。终于走近它,是叫不出名的野花,一朵一朵,薄薄的瓣,开得那么热闹,像一只只的眼睛,笑着看我。
  那一刻,好想抱起那一枝枝嫣红,然后,寄给新竹。
  每到夏,最喜欢做的事,便是能在竹园里小坐,或看书,或静思,或者干脆就是听清风。
  我总觉得,那些古诗都是诗人在竹园听风后写下的。“独坐幽篁里”“竹中窥落日”,若不听风去,怎么会痴上这简单的事物,这纯美的时光?还有那相思,不在竹中,怎么就“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还有那些画,一枝竹,或一条小径,你怎么就一看一发呆,恨不临水赏竹,与一人牵手从那竹园小径里走一走?我想,那画上的每一缕颜色,每一笔线条,都是画家竹园听风后的杰作。
  风过竹梢,静坐时,听沙沙如脚步声,有人来的感觉。竹梢先摆,相互摩挲,细听又如乐曲,不知是谁弹起的。竹若有记忆,可会记得当年有人在这里弹过什么?
  竹园听风时,还可以听一片日月,听一片花色,听诗经,听唐风宋雨。
  像聆听一卷前世,听着自己在那古老的页面上,翻山越岭,寻那前世的一段缘。终是寻不得的,所以此生还有愿--愿前世悲喜、苦乐,都走遍,留前方一片竹园清风相迎。
  人一生,更多的岁月是自持的岁月,是——幽月无声开小院,浅夏有竹上窗台。
  想想燥热的夏日,房前屋后,有竹数丛,虽然比不得竹海幽深,但也是竹风引凉,也引鸟鸣如流水,引路过的人,投几缕喜悦的目光来。
  若是有缘,自然也会引得清风客、奉花人来,那便更美了。
  竹园听风,养神姿,养潇洒气。    许军展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