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 市两会专题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做好农民健康“守护人”
【发布日期:2016-01-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吴林玉】

      据统计,全市共有2513名乡村医生,50岁以上的有1110名,乡村医生队伍新老更替出现断层,人大代表建议——

  关注理由:乡村医生作为三级医疗卫生的“网底”,是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是最贴近农民的健康“守护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完善才能确保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发挥作用,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因此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就目前来看,我市乡村医生队伍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年龄老化  后继乏人全市共有2513名乡村医生,50岁以上的有1110名,占将近一半,现在在岗的多是赤脚医生出身,少部分是医学院校毕业生,受就业环境差、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正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宁可改行也不愿做乡村医生,乡村医生队伍新老更替出现断层,面临后继乏人甚至后继无人的局面。尽管我市已委培部分乡村医生,但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市还有近百个无乡村医生的空白村,基本分布在山区和海岛等偏远地区,这些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法开展,群众就医难问题得不到解决。
  知识老化  更新缓慢由于乡村医生总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相当部分的乡村医生是原来的赤脚医生转变过来的,目前还主要根据经验行医,我们在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村医时,部分村医甚至不会做培训书面记录。我市于2014年对大部分农村卫生室免费配备电脑等设备,以便建立新农合报销系统网络,但真正能开展新农合报销的农村卫生室没有几家,大多数村医不会使用电脑报销系统,造成群众在卫生室看病无法报销。
  为此,陈成榕代表提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她建议把各县、区、乡镇村医覆盖率列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把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列入政府201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提高村医待遇,特别是艰苦边远山、海岛村卫生室建设政府要重点扶持。同时,多渠道引进人才。政府制定政策实行定向委培机制,建立村医后备人才库,确保村医后继有人。探索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激励机制,在薪酬、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将部分村医纳入卫生院编制,作为乡卫生院派出人员进村服务,以提高其社会身份,吸引年轻人到基层农村服务。
  同时建议基层卫生院成立责任心强的医生服务团队,为无村卫生室的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巡回坐诊医疗。同时承担空白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
  此外,应切实解决村医待遇问题,建议多渠道保障并提高村医收入,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职责,明确落实村级比例补助经费。完善村医养老保障制度,引导村医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补贴金额,妥善解决村医的退后生活保障问题。为村医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工作环境,让有能力的村医乐意留在农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