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浪子要回头 就“爱”一个字
【发布日期:2012-01-0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李金春】
关注点:随着城市的扩大,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常年在外创业、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让爷爷奶奶看管,这些留守孩子因缺管父母的监管,有的我行我素,有的胡作非为,最终成为失足少年,如何在帮助这些失足少年回归社会,帮助他们成社会有用人才,连日来引起委员代表的关注。在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帮助失足少年悔过自新,加强就业矫正基地建设,规范社区矫正运作和少年保护完善制度。
三年前,我市城厢区和仙游县法院先后建立了4个少年犯就业矫正基地。对于已满16周岁、可能适用缓刑的未成年被告人,由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后,法院少年法庭向企业推荐就业,由企业协助考察帮教。外地籍或本地孤儿少年犯被优先介绍到帮教基地上岗就业。就业帮教基地接收并指定专人对被告人进行帮教。未成年缓刑犯进入企业帮教基地后,一律不公开其罪犯的身份,并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且让其做与年龄、能力相符的工作,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帮教环境。法院及帮教企业均对进入企业帮教的缓刑犯建档,并对其定期回访帮教,关注其在帮教期间的表现。 长期在仙游人民法院少年庭工作的陈建红代表说,增加人民幸福指数,有一群特殊人群全社会都就关注,那就是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近年来这群特殊人群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人因缺乏关爱和监管,有的成失足青少年,建议加强对这群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管理,特别是对孤儿、父母离异、服刑而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未成年人,实践中,这部分青少年犯罪率比较高,所以在预防青少犯罪方面,要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力度,学校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课程,而且要把制度长期化,在监护、教育、管理等方面制定救助政策,明确责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开展帮扶,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陈建红说,关心未成年人,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缓刑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制,从我市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工作来看,社会力量的参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就业保障。现在有许多社会力量愿意为缓刑少年犯提供就业等方面帮教,但由于机制上不够完善,有的社会组织对社区矫正存大认识上的偏差,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爱心企业参与帮教,由法院与热心于少年犯帮教事业的企业签订就业帮教协议,共建就业矫正帮教基地,以成为救济那些“本地无家可归”且“无生活来源”的少年犯的帮教新途径,帮助未成年犯就业,通过自己的勤劳创造新生活。 目前仙游县法院已经与仙游豪佳伙厨具公司、仙游海关古典家具、仙游海关园艺公司等3家企业建立帮教基地,为缓刑少年犯和家庭经济困难的缓刑犯提供就业机会,许多失足青少年通过就业矫正不仅无一人重新犯罪,而且部分已经成长为劳动能手、技术骨干甚至车间管理人员,有的还自主创业获得成功。陈建红说,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为缓刑少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就业等方面的保障,帮助这些失足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