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西天尾后黄村是个远处出名的省级生态村。该村水清气鲜,家洁院美,灯平路明,引得一些加工企业来村里落户,村民们可就地打工,全村人均收入8000元。而因得益于生态村的建设,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村里的老人越活越长寿,现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1位。 2011年中华环保世纪行(莆田)采访组一行日前慕名来到该村调查采访。走进后黄村,迎面是绿意盎然的山野田林、洁净宽敞的水泥通道,再往前,可以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在百年老榕树下悠闲地休憩谈天。一盏盏路灯、一处处花坛,天蓝、水清、景美,处处洋溢着整洁、恬静、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村民们说,村里所有的垃圾全部袋装入池,每家每户都配备有自用的垃圾桶(篓、筐),随时清理,保持卫生清洁。现在村里也没有人养猪了,家禽全部圈养,村里还定期喷药除“四害”,老鼠和苍蝇等在他们村几乎是“绝迹”了。据了解,近年来,后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引导农民建设一个现代化与乡村气息完美给合的山水家园。 许燕青是后黄村的种植大户,她和其他村民承包了村里80多亩的农田。“我们种出来的农产品没有乱喷药,识货的人都争着向我们买,像我们这个季节卖荷兰豆,一斤批发价5-6元……”据了解,后黄村经常邀请农技人员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用药,建立生态农业管理规程,要求种植户合理使用农药根治病虫害,积极使用绿色、无公害的化肥,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生态种植也让村民们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了,因为下黄村种出来的农产品不愁没销路,它们在市场上往往成了抢手货。 细心的村民们会发现,近几年重阳节老人聚餐合影时,老寿星的人数越来越多了。96岁的许大爷是村里最年长的寿星,他的老伴儿今年91岁,俩老人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说现在后黄村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村民们的家道都还算殷实,后辈们也孝顺,老人们都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过得很好很满意”。 据许丽红介绍,后黄村现在90岁以上的老人有4位,80岁以上的有31位。老人们在天气好的时候在村口溜溜,百年老榕下坐坐,老头老太们唠唠嗑,生活过得很惬意。而在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天都有一群“60后、70后”甚至是“80后”,他们下棋作画,吹拉弹唱,老有所乐……村里有的老人有儿孙在城里置房的,要接老人去住上几天,但往往没几个愿意去,他们说后黄村的“空气好、绿化好、卫生好,就爱呆在这里”。“我们村现在比城里还清洁,每天都有人清扫村道,你看我们现在喝的也是自来水,路也是水泥路,空气又新鲜,想看书读报呢又有阅览室,哪样比城里差?”老人们自豪地告诉记者,后黄村山清水秀太阳高,真正是个宜居的地方,是“一个金不换的地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