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芦镇水办曾是一个知青农场。11月9日,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莆田)采访组来到水办,只见远山青翠,层层叠叠的坡耕地上有的绿树成荫,有的小树苗正在吐新绿。据悉,这只是涵江区今年植树造林工作成效的一个侧影。至目前,该区已完成造林28891亩,占年任务的109%。 今年以来,涵江区以“建设森林涵江,打造生态优美之区”为主题,积极推进新一轮造林绿化工作,在已完成的造林面积中,山上造林20660亩,非规划林地造林8231亩。除了抓好绿色城市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及绿色屏障工程建设以外,涵江区的绿色村镇建设成绩斐然。今年全区各乡镇(街道)的造林任务为5500亩,全区103个村造林面积6062亩,占任务的110.2%,超额完成全年的造林任务。特别是萩芦镇水办、宴井及樟洋等村,充分利用大量抛荒地和坡耕地,抓住全省大造林的大好时机引进造林大户,大造名贵及优良乡土树种,截止目前已投资1千多万元,种植各类名贵及优良乡土树种800名亩,主要树种有红花紫玉兰、香樟等,成活率达95%以上。专家指出,这800亩人造生态林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推进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绿色”途经。 晚报记者 林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