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莆田服装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发布日期:2011-11-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卓智鸿】

  面对接踵而来的金融、欧洲债务双重危机,服装产品出口出现价涨量不涨现象,企业基本处于“维稳”状态,我市服装业现究竟要走的是哪条道?是向左转型升级往前走,还是向右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晚报讯 服装是我市重要工业出口产品,记者昨日从莆田检验检疫局了解到,面对接踵而来的金融、欧洲债务双重危机,服装产品出口出现价涨量不涨现象,企业基本处于“维稳”状态,我市服装业现究竟要走的是哪条道?是向左转型升级往前走,还是向右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为此,我市相关方面深入走访了我市服装产品保持正常性出口的7家企业,这些企业基本是中小型企业,出口值都不大于500万美元,近年来因汇率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这些企业经营较为困难。企业反映,目前企业生产出口量都呈下滑趋势,原因主要为服装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欧债危机导致出口需求下滑、内销市场竞争激烈,转型困难等。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市共出口服装产品283批次、1536.5万美元,批量比降34.5%、货值比增了35.2%。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美和俄罗斯、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品种大体为裤子、衬衫、羊毛衫、羽绒服等。服装产品虽然出口单价有所上升,但价涨量不涨的局面在欧债危机下显露无疑。
  “今年的形势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困难”,这是前不久中国服装大会上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对行业发展的一句话。一些刚从秋季广交会归来的企业有着同样的感受,“刚需在下降,没有订单,单价压低”是今年以来欧美服装市场的共同特征。据了解,在双重危机的冲击下,我市服装业表现总体平稳,对目前国际服装市场走势判断也较为准确,企业注重品牌效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规范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出口服装档次和价位明显提高。因此,一些企业困惑了,危机下究竟转型升级往高端产品发展,还是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针对现行危机下的行业发展,检验检疫部门提议,在国外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企业要以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基础,保持稳定的生产队伍,加大研发力度,产业逐步转型,产品逐步升级,以质取胜,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帮扶政策的稳定性,鼓励企业同时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自创做强企业品牌,还要帮助企业开发新兴市场,保持稳定的订货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