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莆田茶话会掠笔
【发布日期:2017-01-0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2016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天气晴好,莆阳书院举办了一场《茶话新春 文创莆田》的沙龙会,书院院长、竹艺社社长、品牌设计机构、艺校老师、中学老师、平面设计师、摄影师、文创行业代表等50多位人士参加了文创茶话会。 莆风竹社大荒竹艺作品,极简茶品、三廿三平安糕、“默默哒”林默娘公仔、笔记本等置于沙龙会中央,这些作品从创作角度看既是艺术的语言,也是生活符号的提炼加工,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文创的巧思在于让人会心,继而发出“喔哦!”创作者搭建了一座桥,连通民俗风物和现代生活,让人或怀念或点醒或纾解情感。 各行文创者相聚一叙,各抒眼中的文创。莆阳书院院长张翔游历各地带回国家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作品,如运用《宣和北苑贡茶录》一书中的插图制作而成的杯垫、磁性书签,以及运用馆藏古籍拓本、稿本制作的传统书签。西安的“兵兵有礼”系列兵马俑,借用“彬彬有礼”成语谐音,制作出兵马俑形象小瓷人,人物身上又暗藏了《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寓意,一语三关惟妙惟肖。张翔介绍,莆田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古籍,其中的古籍元素,莆田市博物馆拥有的万余件文物藏品,莆田市拥有的丰厚的非遗文化遗产都可为文创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 “文创要做给喜欢看的人。”致力于莆仙戏研究的莆田市艺术学校方晓老师,以京剧漫画家“的灰”、“ 胖不墩儿”的作品为例,并现场展示了她们憨态可掬,细节可人的戏剧漫画。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传神,戏曲人物借由卡通形象表达,要点在于招式、神韵的把握。他认为,莆仙戏古典色彩浓郁,莆仙戏的文创发展空间巨大,如全国独有的包公、关公脸谱,亟需通过社会宣传让大家重新认知,重新唤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豪。 莆田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师拉面君认为,文创产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开发过程中加乘“人”的元素,在形体上赋予文化内涵,可能是创作过程的意义,或者一群人、一个地区的故事,所传达的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对群体有“感染力”的内涵,正好符合社会上、社群间的“潜在心灵需求”。如70年代的“海魂衫”、80年代的“灌篮高手”正是因为拥有人群对象的情感基础,所设计的文创作品更容易唤起人们自身的心灵需求。 本次茶会嘉宾们围绕“莆田市的文化创意资源”、“ 当下莆田的文创产业发展状况”“ 莆田的文创发展方向”、“ 文创与互联网,文创的推介”、“ 莆田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等五个议题发言。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