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添新彩 红砖也妖娆
【发布日期:2016-09-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实习生 郑妤婧 文/图】



走进拥有百年历史的涵江区石庭中心小学,古朴大气的红砖礼堂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典型的“红砖厝”,极具莆田红砖建筑风格。穿过礼堂来到操场,一面装饰着各种彩绘作品的围墙更是引人注目。戏剧脸谱、校园生活、典故传说、莆仙文化等等各类元素均在其列。在灰瓦白墙的映衬下,这道特殊的“画廊”显得韵味十足。走近墙边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这些彩绘作品的“画板”不是画布也不是木板,而是莆田特色红砖建筑里常见的红砖和瓦片!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莆田的红砖建筑是闽系红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还曾与闽南红砖建筑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历经岁月与风雨的侵蚀,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代表着莆仙人民智慧结晶且极具艺术价值的红砖建筑日益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莆田现存有价值的“红砖厝”仅200多处。 其中,作为着名的侨乡,涵江区现存有价值的“红砖厝”34处,大部分坐落在石庭周边。为了唤醒更多人参与和重视红砖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12年起,石庭中心小学根据地域特色,进行多彩瓦艺的课程开发。2013年,以莆田红砖建筑为创作素材的“多彩瓦艺”正式走进石庭中心小学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动手制作多彩瓦艺的同时,更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和传承红砖建筑文化。 以红砖或红瓦为素材,以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内容,以画笔、颜料、刮刀和透明漆为原料……在多彩瓦艺的课堂上,如今已经在莆田新建民居里十分少见的红砖或红瓦,经老师的现场指导和学生们的现场DIY,通过构思、构图创作、着色、装饰、固画等多道制作流程,转眼就变成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学生的部分制作成品被校方采纳,还被用来装饰校园内的围墙。风雨侵蚀下也不会褪去色彩的一个个瓦艺作品,形成了校园里一道道古韵添新彩的“文化墙”,也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传承红砖建筑文化的信念。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