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 春节临近,回家过年成了每个人最大的心愿。但总有一些外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家园,所以家园才会成为人们制造机会团聚的地方。对于这些留在莆田过年的外乡人来说,抛开不得不回家的理由,除去必须留守异地的原因,春节不回家只有一个理由:这里就是家园。

在哪里过年不重要,快乐是选择 采访对象: 王靖,34岁,公务员,江西九江人
2005年,王靖考上莆田的公务员,那时候的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到过年,父母早早地就打来电话,要他提前把车票买好,回家团聚。那时,每年无论车票多么难买,他都会踏上回家的路。工作多年以后,王靖经人介绍认识了自己的妻子。2013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5年8月,他们可爱的儿子出生了,两家老人欣喜万分,王靖的父母还为此到莆田小住了一段时间。 王靖的妻子是莆田人。结婚第一年,过年前的很长时间,他们就开始考虑:过年回谁家?王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老人自然都是盼着儿女能够回家团聚,王靖小两口也不想让老人们失望。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他们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轮着来。因为夫妻俩工作、生活都在莆田,和妻子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一直相对多一些,所以,结婚第一年,他们决定那一年的春节回江西陪伴王靖的父母,而此后的每年春节,他们则决定每年在江西和莆田两地轮流过年。 “当时我们就是这样暂时决定的。但是每年也可能因为具体情况有所调整。比如今年,孩子还太小,老人们就希望我们留在莆田过年,免得孩子太过折腾。”王靖说,虽然也想过把两边的老人都接到一起过年,但是一来让老人挤春运不忍心,二来两地的年俗也有所不同,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他们自己辛苦点,每年轮流回两地的家里过年。 其实,在王靖自己看来,过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父母能够高兴。“过年,不就是图个高兴嘛。”王靖笑笑着说,春节图的就是吉利、祥和、欢快,父母的全部心思是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快乐也就是父母的快乐,儿女开心比去谁家过年更能让父母快乐。

岗位上过大年,为责任留守莆田 采访对象:吴云,26岁,医护人员,宁德人
在莆田,外地人不少,每当春节临近,大家都计划着回老家过年,而今年,吴云却是连挤春运的机会都没有。“看着别人抢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我就特别淡定,因为就算此时给我一张火车票,我也没时间回家。”吴云在莆田工作已经3年,今年是她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 吴云是一名护士,老家在宁德,早在一个月前,同事们说起过年要不要回老家这个话题时,她更关心的却是过年期间的值班表是怎么排的。吴云说,在医院工作的人,越是逢年过节越是不可能好好休息。“大过年的,那些诊所和社区医院都关门歇了业,很多病人就只好到城区的一些大医院接受治疗,所以我们这些医护人员总有一些人是不可能休息的。”莆田本地的同事和领导也会优先照顾像她这样的外地人,提前询问她是否回家过年。“但如果总是因为我一个人,打乱了值班安排,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吴云说,如果回宁德过年,首先得请公休假,然后还得换班,一下跟这个人换,一下又得跟那个人商量。比如工作第一年,除夕夜本来正好轮到她值班,当时本地的同事为了照顾她,让她可以回家过年,大伙儿协调了很久才帮她换了班。所以,善解人意的吴云得知今年再次轮到除夕值班,她毅然决定留在岗位上过年,好让同事们也能安心回家过个幸福年。 吴云介绍说,过年期间医院也不冷清。“其实过年那几天可能比平时还要忙,因为很多人过年期间经常熬夜聚会,也有很多人是在麻将桌上突发的心脏病,而生孩子这事更不会因为是过年就减少了。”吴云说,大过年那几天,很多医护人员都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情况并不稀奇。


新“莆田人”,这里就是家园 采访对象:陈晓燕,32岁,个体户,广州人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变成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来莆田已经9年的陈晓燕说:“莆田承载了我最重要的一段人生,在这里,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从汲取爱的孩子,变成了付出爱的妈妈,在莆田,我改变了许多。” 陈晓燕和爱人都是广州人。小两口9年前来莆田创业,现在已经定居莆田,并把双方父母都接到莆田生活,一家人都在莆田落叶扎根的陈晓燕一家,俨然已经成了新“莆田人”。 “生活在莆田十分安逸,工作、生活节奏都比较慢,没什么压力。这里的人也很友善,我们都很喜欢这里。”新“莆田人”陈晓燕如今一年难得回几次广州,并且已经几年没回广州过年了。 虽然身为外地人,但是莆田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并没有让陈晓燕感到陌生和不习惯。“莆田的饮食习惯其实和广州差异不大,都是以海鲜和清淡口味为主。莆田的海鲜和卤面,实在是太令人回味了。还有莆田的过年习俗,很传统,也很热闹,并且持续热闹和庆祝的时间很长,这是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过的。”说起在莆田的生活和感受,陈晓燕频频点赞。 陈晓燕的女儿在莆田出生,在莆田长大,已经刻下了浓浓的莆田烙印,陈晓燕开玩笑说,女儿是个土生土长的“小莆田人”。“我女儿在莆田出生,我也很少带她回广州,所以她对广州其实并没有多少印象。倒是她在学校里接触到的都是本地的小朋友,还学会了不少莆田方言,完全就是个莆田小孩。” 说起对莆田过年最深的印象,陈晓燕对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蕴赞不绝口:“莆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莆田人都很尊崇传统文化,在这里过年有很多传统文化表演可以看,比如闹元宵、莆仙戏演出、还有十音八乐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表演都很精彩;还有,莆田过年的年俗食物也非常丰富,每家每户置办年货都毫不含糊,真真正正印证了‘五谷丰登’的感觉,这也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新“莆田人”,陈晓燕家的过年氛围中也逐渐融入了莆田元素:团圆饭必吃莆田卤面、元宵举家外出看莆仙戏演出和闹元宵活动、正月受邀参加老人寿宴等。陈晓燕说:“入乡就要随俗,何况我们早就把自己也当成莆田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