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方形容得闭月羞花、英俊潇洒,天上有地上无,一见面却是大打折扣,传统的媒妁之言,让不少听从家里安排去相亲的年轻人大呼“伤不起”;新兴的网络交友平台,自由开放,既能边了解资料边聊天,可是网络虚拟世界真假难辨,不可预测;随着婚恋节目的普及,每个城市的婚介所逐渐遍布大街小巷,实名认证、人工审核、量身定制看似专业,高额的会员费也让交友成为一种等级消费。找对象,你凌乱了吗? 今年28岁的小美已经相亲过大几十人,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着急的家人几乎把亲戚介绍的都认识个遍,就是没有合小美眼缘的。当记者采访小美的时候,她拿出一份莆田市婚介所、知名媒人名录,“婚介所熟悉的可以登记一两个,媒人介绍就是更加知根知底,我还是更相信熟人介绍的。”长相甜美身材高挑的小美还是有不少追求者,但她觉得女孩子选择对象不能急躁,希望能遇到各方面都符合自己心意的另一半。 同样奔赴在找对象这条路上的教师小马,可谓敬业,不管是大型的相亲交友活动还是小团体的聚会,相亲QQ群,牵手群等都有他的身影,30岁的小马在每场活动里都表现地积极主动,每年都立志 “年底要把个人问题解决了”,但缘分总是千呼万唤迟迟不来,“婚介所也有登记了,愿意相信我的诚意能打动有缘人。” 位于步行街的一家婚介所投入大笔资金创办了一个婚恋网络平台,口号主打“全是莆田人”,负责人刘经理向记者介绍,“所有来登记的单身人士都有经过面试,在信息真实性环节首要做好把关工作,服务流程共有接洽—评估—签协议—启动服务—服务执行环节。根据自身素质、对另一半要求,选择的难度等条件来收取费用,男生主要是看经济能力,女生看相貌要求,婚介所主要还是以双方信息对称性来匹配。”据悉,刘经理所经营的婚介所目前共吸纳近千名会员,通过第一次在婚介面对面交流,后期跟踪回访,一年大概能促成近百对新人。 “网络平台是品牌推广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虚拟世界依然存在不诚信等弊端,所以每年都要在网站维护、品牌推广上投入很大资金。”33岁的刘经理创业三年多,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经营之道,他认为传统的媒人介绍总是在新人订婚后收到媒金,介绍阶段几乎都是各种好评,也是会存在夸大事实成分,针对年轻一族的自主选择能力强的特点,吸纳优质、高质量的会员是培养健康婚恋网的重要法宝。 子女结婚,“皇帝不急太监急”现象不少见,父母替孩子报名的也在婚介所占不少比例,针对这部分人群,位于城厢区月塘街的某婚介所的红娘张姐表示,“妈妈团成功率还是蛮高的,毕竟爱子之心都是一样的,双方父母觉得满意那是孩子们相亲成功的重要一环。” “我妈安排的相亲一般不会去在意是婚介所还是媒人介绍,人到现场聊上一会,父母的意见也会成为参考,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是否喜欢。”已经和女朋友牵手的小谢认为不管是何种渠道相亲,两个人的感觉还是最重要的,以诚相待,婚介OR媒人,都有可能是促成好姻缘的月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