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比较老旧的房子,差不多已经不住人了。那些老房子,大多是三厢间、五厢间之类,是几户人家住在一起。几户人家住在一起,很是热闹。那些房子大多是解放前建的,那时候,社会比较乱,有土匪骚扰,几户人家住在一起,邻里守望互助,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记得我小时候,住在老屋里,四五户人家,共享一个院子,我们十几个孩子在一起。那院子就是我们的乐园。我们一起玩石子、纸片、弹珠、橄榄子、捉迷藏、跳方格等等,百玩不厌,可开心了。我至今还怀念那时自由自在的快乐时光。 后来,渐渐地,开科发达,家家户户另建新房。新建的房子一般是独家独院。独家独院而居,与人家联系不那么方便了,却也少了许多磕磕碰碰,也清静多了。我家的院子不大,却是我自得其乐的小天地。我把我家小院,名曰——怡情小院。 院子不大,却打理得洁净舒适。院子里屋檐下,放张圆形石桌,摆上五六个石凳。方便喝茶、吃饭,聊天等。每天,窗外的鸟儿在呼朋唤友时,我就跟着起床。烧壶水,泡壶茶,到院子里,品品茶,活络活络筋骨。尤其是夏秋季,清风徐徐,耳际鸟鸣阵阵,自是一种享受。天已大亮,报刊在侧,随意翻阅,书香氤氲,气清脑爽,安然自在,乐在其中。 早上时光,倏然而逝。阳光斜斜地照进院子,给院子增添了明丽的色彩。院子的盆栽在静静地接受阳光的问候。早起的蜂儿早已“嗡嗡”地流连在花枝边上。院子什么都可以少,就是少不了一些花木。我总以为花木是有灵性的。假如院子里没有了植物,就会死气沉沉,总觉得会少些什么。花木之于院子,就像人之于院子一样重要。因场地所限,无法栽些大的树木,只好植些盆栽罢了。不过,院子的西北角还是留下一棵十来米高的松柏,那是新建房子时留下的。其岁数已无从考。记得我小时候时,就见它立在那里。那棵松柏并不直立,向西南斜着生长,那也是之前受到其他树木挤压所致。因我家房子临溪而建,溪边长着一小溜松柏、木麻黄等。而那棵松柏正可留下,当是院子一景吧!正因而,我对那棵松柏情有独钟。它历经风霜,不畏风吹雨打,不管严寒酷暑,傲然屹立。它虽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却懂得生长之道,根深方叶茂,虎虎自生威。 那些盆栽,算是院子的点缀。因生性使然,散淡,随遇而安。因而,只栽些生命力顽强的,无须经常照料的花木。如侧柏、仙人掌、榕树、玫瑰花、栀子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它们各安其位,自个儿生长,它们自知只是盆栽,无法像直接栽在大地里那样,可以长得高大,只能适可而止,活出一个小小的自我,活出小小的自我风采。有时候,想想它们,被局限于盆中,无法大展其才,还真想它们会不会有所怪呢!然转念一想,万千事物皆如此,哪能一切如意?惟立足现实,审时度势,尽力而为而已。就像这些盆栽一样,就在盆里活出自己的风采吧! 我喜欢这些盆栽,得空给它们浇浇水,偶尔施施肥,它们似乎懂得感恩图报,长得很争气,可精神了!每当忙材料、看书、码字累了,或遇到什么烦心事儿,就到院子里走走,看看它们,侍弄一番,放松一下心情,调节一下身心,很不一样的感觉。我们人不也像这花木一样,受制于各种各样的条件,如,位置、土壤、气候、人为等等。只有去适应,去改变自我,调节自我,活出自我。有些闹心事,就像这花木上灰尘,风儿一吹、雨水一浇,或轻轻一抹,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若困于它,犹如作茧自缚,可能于事无补,徒添烦恼。许多事儿,看似很重要,其实,大多是一阵风,一阵一阵地吹,往往都如过眼云烟。执守于内心的一份追求,专注于一种自己深思熟虑的、认为值得去做的一份事业。就像这盆栽一样,依旧光彩照人。至少于我是这样的。 小院里,还有一小块小小的菜地,种上一些应季蔬菜。即使无法自给自足,但是绿色蔬菜,吃着放心。也当是平日里放松身心的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吧,并不太当一回事。还有围墙四周种上一些瓜果,丝瓜、南瓜、冬瓜、葫芦等肆意地爬满围墙。在夏季,那可是天然的绿色屏障。瓜藤相连,瓜叶层叠,随风摇曳,生动了一个夏季。更招徕蜂飞蝶舞,鸟儿光顾。在院子里,若能静赏一番,那可是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一景哦! 我家的小院虽小,却足以养性怡情,是我快乐生活的小天地。我总想,只要我们知足,知足常乐嘛!懂得去营造,处处都可以是温馨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