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绿树环绕的家乡——沁后过山村,房前屋后,坡上坡下,龙眼树、枇杷树、老榕树……树树成荫,各家各户的院子里花团锦簇,芳草萋萋。而我家院子围墙外,有老奶奶生前栽下的一棵百年柏树,依然勃勃生机;院子里有三婶退休后种植的桂花树;围墙外原有十来个“垃圾坑”,家家户户把它填起来后,栽植的十几株龙眼树,每一株枝繁叶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一片葱绿之中。树多便鸟多,鸟声成为最平常的音乐。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这些可爱的精灵,用歌喉在岁月上写诗诵爱,那美妙的歌声,时时萦绕在心坎,温润在灵魂深处。 清晨,睡得正迷迷糊糊时,把我们叫醒的,不是引颈啼鸣的公鸡,而是鸟儿那悦耳的轻音乐。“掬鸟声洗脸”,这是我在一本书上读到的诗句,说得委实精妙。的确,鸟鸣如同林间的水滴和纷落的雨点,清澈,带着凉意。 鸟雀们有着自己的作息时间,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准时开始自己的婉转娇啼。有自始至终一个调儿的,也有变频变调的;有柔婉轻软的,有粗犷雄壮的;有领唱的,有合唱的,多种多样。嗓门一个比一个亮,音质一个比一个好,溅珠泼玉般散落下来,在晨光中荡漾,在花丛中起伏,在绿荫中回旋,韵味悠长,美妙之极,让我这类在鸟声中醒来的人几乎以为是在森林中生活了。 前年夏天,我回到老家,正在观赏桂花,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两只鸟立在堂叔家飞翘的檐角上,轻轻抖一抖羽毛,然后安静地看看四周。它们青灰色的羽毛被袖珍的小红嘴梳理得整整齐齐、服服帖帖,看起来十分柔顺和光洁。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只鸟儿腾空而起,径直朝我家的屋脊飞来。停稳了之后,它张开小嘴,向对面的那只鸟“咕咕”地叫了两声。对面的那只鸟好像听了指令似的,忙振束羽翅,也飞过来了,落在前一只鸟的上方。下面的那只鸟见同伴来了,就优雅地转过身,调整了一下姿势,“咕咕咕咕”欢快地叫了起来,小脑袋随着每一次的叫声而扭动,叫声停了,头也随之不再扭动,只是它那极亮的眼睛注视着上方那只鸟。接着上面那只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小脑袋也随着叫声不住地扭动,也随着叫声停止而停止,停止了也用极亮的眼睛看着对方。它们就这样一个说完让另一个说,谁也不打断谁的发言。 呵,原来是亲密的一对。看着他们的恩爱劲儿,着实让人心生羡慕。从此我知道了鸟鸣,原来也是鸟儿们甜蜜的爱情之歌。 每天清晨,晨鸟闹林;每天黄昏,晚鸟闹林。那一片片叽叽喳喳,啾啾啁啁的鸟鸣声,给人类带来的是温暖的韵味。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用歌喉在岁月上写诗诵爱,那美妙的歌声,时时萦绕在心坎,温润在灵魂深处。如今,想起蓝天白云下的家乡,那一声声悦耳的鸟鸣声音,留给游子太多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