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夏日二题
【发布日期:2015-07-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柔远】

 

暮归


  太阳已经落山,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只巨大的彩蝶,缓缓地闪动着它的翅膀。
  郁郁葱葱的庄稼上,闪烁、流淌着金灿灿的光,在绿色的大背景下,分外地灼人眼目。劳作了一天的庄稼人,抬抬头,看看天,长嘘一口气;然后收拾起工具,准备回家了。
  人们,从不同的山道与阡陌,四面八方,向村庄走来。散漫、拖沓,姗姗而行;内心里,溢着一份劳作后的释然。
  牛羊,就跟在身后,牛羊的后面,是一条狗,狗在帮助人驱赶着牛羊。牛羊,不时发出一阵快活的叫声;吃了一天的草,一头牛或者一只羊,即如一个酒足饭饱的人,快乐、满足着呢。相伴而行的,还有那些蚊虫;在黄昏的光里,一团一团地交织着,绕来绕去地碰着晚归人的汗脸。
  天空中,有不断飞过的鸟……
  在广阔的土地背景下,晚归的人,行走缓慢、疲乏,就像那一个个慢长的日子。晚霞,照在他们身上,生一份无际的落寞。感觉,时光,好慢,好慢。
  牛羊下山,宿鸟归林,鸡憩于埘——这,就是乡村的黄昏。
  走着,走着,晚霞,就渐渐收拢了它的绚烂;夜的帷幕,悄然张开,向山下的村庄,包裹过去。村口,成群的蝙蝠在飞。
  可,向晚的村庄,并没有完全安静下来。
  归家的人,带着一身的泥土,带着一身的疲劳,他们所以走过的道上,留下一袭袭汗腥味,散进空气里,变成一种空气的味道,一种乡村的味道。井台上,有人在提水,扁担挑在肩上,发出吱呦吱呦的声音,如一支小夜曲,在村庄缓缓地弥散开来。村中的大树上,聚集了众多的麻雀,喧闹着争夺地盘,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搅动不停。偶或,会传来一声女人的吆喝声;像母鸡呼唤鸡雏,呼唤自己的孩子回家。也许,还会蓦然响起一声男人的呼喊,粗豪、奔放,生硬地穿透村庄的天空;没有什么原因,就只是为了驱散一身的疲劳,或者显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山村男人,就是这样。
  庭院中,田间归来的男人,已经洗过脊背,正坐在门口一张竹椅上抽旱烟,吧嗒吧嗒地,想着自己的心事;女人,在烧火做饭,噼噼啪啪的烧火声和锅碗瓢盆的碰击声,成为一种节奏,在男人的心中拍打着,拍打出一种食欲的诱惑。屋檐上,不断地有炊烟冒出,然后,缓缓散开,飘逸在庭院中,飘散在村庄的上空……成为村庄,夜幕下的一道风景,一种味道。
  灶膛里停止了燃烧,女人在庭院中摆下了饭桌;地面上,洒了一些水,湿润润的,空气里多了一些凉意。饭菜摆上了,很简单,很简陋,散溢着乡村的味道;当然,饭桌上,还有为男人准备的一壶酒。全家人围桌而食,没有人说话,只有悄然的风,拂过庭院;庭院中,栽植的几盆花,花香流淌,氤氲满院,给人一种迷迷欲醉的感觉。
  男人,在一口一口地“    ”着酒,很悠然,很滋润,很神仙……这才是家啊!
  人很静,庭院很静,夏夜很静,一切都很静。
  这是乡村——经典的田园风情。


夏夜萤舞


  夜萤舞蛙鸣在池塘浮起的时候,夏夜便在狂热的帷幔下浮躁起来。火辣辣的太阳隐去,酷暑却不肯离场,空气闷热而潮湿,似乎能拧出水来。暮霭下,树梢踮起脚尖,伸长脖子,试图挣脱炎热的裹挟。蛙鼓阵阵,百虫声声,敲打着苦夏的贝壳,砰然溅出丝丝幽叹。一粒粒星光,在飘忽的闪烁中,应时投来一个个笑脸,洒下一片片快意,注入一份份和谐与宁馨。于是,季节便在张弛与紧凑、豪放与拘谨、湍急与舒缓的阡陌田畴里,驿动着浓淡两宜的节律。
  在大自然的节律里,滚烫的夏夜,依然有丝丝凉意,夏夜萤舞,便是这样一阵清风。在童年记忆的碎片里,萤火虫,是草丛里飞来的花朵,将横冲直撞的炙热拦腰截断,洞开一片小小的清凉天地。
  树林里,草丛中,乡村的夏夜流萤飞舞,给夜色带来动感,增添几分阔旷。流萤,是快乐的舞者,用飘忽的鼓点,倾吐心声,诠释生命的灿然和灵动。似朵朵浪花,点点晶莹,在夏夜的梦魇里细语,用朗朗上口的诗句,撩开夏夜的衣羽,朦胧出一片夏夜的清凉。乡村的空气,飘逸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萤火虫翩翩起舞,忽明忽暗的萤光,与夜空闪烁迷离的星光交相辉映,让人看得痴迷,看得醉心。
  流萤是夏夜神秘的精灵,与童年携手相伴。“萤火虫,打灯笼,飞到西,飞到东……”童谣在耳际响起的时候,我思想的浪花,陡然间起舞于欢乐的童年。
  老宅里有一个大院子,夏天夜幕降临时,聚集在这里纳凉的妇女们喋喋不休地拉起了家常,宗里的大人们谈论着庄稼的收成和来年的展望,佝背的老奶奶絮叨着过往的故事,我和小伙伴却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相约捕捉萤火虫。
  那可是件快事。看着一个个绿莹莹的“灯笼”冉冉升腾,心里即可注入了一丝凉爽,不言而喻的快乐填满了心胸。那样的时光里,退却了夏夜的燥热,无视蚊叮虫咬,视线里蓄满了欢乐。小小流萤,似缕缕丝线,纺织着童趣的帛衣。
  走出围墙,穿越村前一片田野的平凉地,来到不远处的溪边。一只,两只,三只……萤火虫轻盈地从草丛里飞出来,舞姿舒缓而空灵,如一双双柔软的小手,把一颗颗童心抓痒了。我们唱着儿歌,嬉戏着,追逐着,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透明玻璃瓶,拿着麦杆扇,穿梭于草丛里。萤火虫忽上忽下,忽明忽暗,挑逗性地飞旋着。悄悄接近它们,将扇子轻轻一摇,便掉在地上,一只只被收拢起来,整个玻璃瓶通明闪光,眼前亮光一片,童年的心怀也随着忽闪的光亮明媚起来。更多时候,还是不愿把它们装进瓶子,而是喜欢伸出手掌,刻意让它们停在掌心,或驻足在白衣服的胸前口袋里发光,更为珍惜这份美丽的邂逅,人萤共舞,营造一份美妙的意境。
  夏夜看萤,凉爽了身心,给人带来快慰,让人倍觉惬意。乡村夏夜,蛙鸣虫吟,萤光点点,赶路的夜行人,看着小精灵们飞起的“灯笼”,我想,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迢远,夜幕如何漆黑,心里总会多一份自信。因为光明总会给人信心和希望,哪怕仅仅是微弱的一线。大概很多人会喜欢萤火虫,它娴静、轻盈、空灵,不单只是点缀夏夜,还能增添童心与浪漫,让人在往昔的追忆里,飞起一片思念,生出一份美好。萤火虫,岂止是一盏盏闪烁的“灯笼”,更是一段一段美丽的童年。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