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有万余平米,但并不规整。当然,规整有规整的美,不规整却也有不规整的别致。校园四周,曲折有致,学校因地制宜,或设置宣传栏,让人流连;或设置花坛,植栽花木,令人赏心悦目。还有一些边角落,辟成一畦畦小菜园,绿油油一片,独具特色。 校园的小菜园,虽不起眼,但在我心目中是最美的一角。 那一块块散落在校园角落的小菜园。原本并非菜园,在未加利用之前,杂草丛生,荆棘杂现。我们都望而生厌,不敢靠近一步。而校园里难免有纸屑落下,随风飞扬,被刮到那些角落里。不去拾捡,有碍观瞻;若去拾捡,却颇感不便。因而,怎样处置荒弃的角落,还真颇费思量,但终因学校经费捉襟见肘之故,一搁再搁。后一些女教师及其家属独具慧眼,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一番翻土,清理,沃土,栽种,居然开辟出了一块像模像样的菜园来。就这样,吸引着更多的教师加入其中,一块块小菜园占领了校园的边角落。 就这样,本是校园边角落的卫生死角,却成了校园最美的一角。可不是么?那一块块小菜园,一年四季,皆绿色葱茏。心灵手巧的女教师,因季而动,栽上不同的蔬菜。正如《四季蔬菜歌》所唱的:“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箩卜上称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菜园里除了没有竹笋之外,歌里所吟咏的还真应有尽有。那一块块小菜园简直就是一块块活的画,那耕作的女教师就是那神奇的画家,在涂抹着变幻的色彩。尤其每到春季,一些未及采摘的菜,开出或黄色,或白色的花儿,一团团,一簇簇的,在微风的吹拂下,活泼泼的,尽显本色之美。吸引着蜂飞蝶舞,流连忘返;吸引着鸟儿呼朋唤友,频频光临;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欲罢不能…… 课余,经常可见,一些女教师躬耕于菜园之中。浇水、施肥、除草、采摘……忙的不亦乐乎?那只是一块小菜园,无需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但也不失为她们休闲生息的良机。看着她们流连其间,轻轻侍弄,那专注的神情,她们仿佛并非在劳作,而是在精心创作。她们即使干完活儿,但也不急着离开,而在欣赏、品味一番。此时此刻,她们本身不也成一幅最美的画? 如今,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们,也如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一样,远离农事,不识农时,不辨菽麦。孩子们若有兴致,这小菜园还是他们的学习园地。现在,孩子动手实践的少了,让她们动动手,他们总是兴趣盎然,乐于参与。既可以认得瓜果蔬菜,识得飞鸟昆虫,又习得一些耕作的技能。孩子们还可以到菜园学写生、摄影等等。由此观之,小菜园,既让孩子长见识,增才干,又可陶冶孩子的性情。不失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校园的小菜园,虽小,却为教师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特别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今天,那小菜园还真成了教师们不失时机炫耀的谈资。除了自给之外,她们还愿意把劳动成果分享给同事们。她们总让同事们千万别客气,可以随意去采摘。还不忘说上一句——“吃完就完,不吃,老了难吃,不能吃,多可惜呀!”。真没想到,小菜园还成了密切教师关系的黏合剂呢! 校园里,本不起眼的小菜园,却也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