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景大都由田野组成,弯弯曲曲,层层叠叠,一丘丘一块块像一张蛛网横亘在古老的天空下,田埂则如网绳,一条条一线线分割着田野,无论是水汪汪的水田,还是收割后的稻田,一条田埂就把它分割得如此的分明和坦荡,像一个油画家的笔,呈现给故乡一幅绝美的版画。 田埂深入田畴的核心,像温暖的手缠绕在田块的周围,挽起一幅幅山村画卷,插满秧的水田,开满油菜花的菜籽田、长满麦子的麦田,都被田埂挽搂着,一年四季绽开着希望。 田埂并不寂寞,它随便伸出一条手臂就可以拦住水拦住水中的鱼儿和倒映在水中的蓝天,拦住菜花上的蜜蜂和伏在稻谷上振翅欲飞的蜻蜓,一个涌动着生命的舞台就彰现在您的视野。舞台上的演员就是故乡的乡亲,他们挑着箩筐扛着犁耙从田埂上走过,沉重的脚步盛满了阳光和雨水,盛满了岁月的艰辛,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与梦想交给了土地,而正是这一流动的田埂让他们走进土地,走进收获、走进希望。 田埂也不孤独,但晨曦来临露珠颤动,禾草相牵,一串串足音踩在田埂上,或是挑水的男人或是割草的农妇,这时候田埂就开始逐渐在阳光里热烈起来,在田埂上玩耍,捉蟋蟀、捏泥人,这是孩子们的最爱,遇到“布”(耕)田插秧,割稻打谷的季节,田埂甚至喧嚣起来,有水牛犁田翻动泥土的哗哗声,有割稻甩(打)谷的劈劈啪声音,有插秧时婉转嘹亮的山歌…… 田埂并不忧伤,当夜晚来临,正是酷夏缺水的季节,田里正枯干得嗷嗷待哺,望水人就三三两两蹬在田埂上咝咝地抽着草烟,听足了蛙声,在明晃晃的月光里看稻禾摇曳,把心也沉浸在汩汩流淌的水声里,直到渴田里的水冒了起来,才披衣踽行蹑手蹑脚地回家,或者讨好地叫开门。 沿着田埂走向田地,就像沿着一条山路走向故乡的内心,田埂的长短、修整的程度、侍弄的好坏都是是否丰收,是否富裕的标识。一个农民是否合格,似乎从他对田埂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勤劳的农人往往在田埂边栽几棵萝卜,点几株豆子,或种几行莴笋,使来年的丰收中多几分喜悦,而田埂则倾其所能,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它不善于表达,却执着而沉稳,它与土地的主人深情地凝眸,这种凝视有一种庄严的承诺与深刻的理解,是一种深沉的默契。于是,大地有了丰收,人们就有了富足。 亲近田埂,亲近我灵魂里珍藏的村庄,沿着田埂路,走向我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