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我又端坐在灯光下电脑前,望着窗外那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世界,想想城市白日的喧嚣鼎沸,旋即又遁入一片茫茫夜色,万家灯火开始依次绽放,恰似城市的眼睛,给无数莘莘学子以精神上慰藉,同时,也润湿了许多他乡游子孤寂的心。城市温暖的灯光将我重又带回孩提时代,脑海中闪现出一条潺潺的溪流,带着长年在外漂泊的我,流向梦开始的地方…… 忆起孩童时代,每当炎炎夏日收起最后一抹余晖,降下沉重夜幕,夜色四合,蛙声四起。夏夜里,我总爱躺在老家四目厅小院子的一张窄窄的竹床上,仰望着深邃的夜空阵阵发呆,每晚似乎在守候着夜空星辰的次第呈现,天真地编织着童年绮丽的幻想。这时,我的母亲会守候在一旁,一边摇蒲扇驱蚊一边讲着古老的莆仙俚语,“好青龙坏孽龙、一支(根)草一点(滴)露……”每当有一颗璀璨流星当空划过,总会有莫名的兴奋,手舞足蹈,这时少不了母亲的呵斥,提防竹床蹦坏掉,而我的眼睛又接着追寻起流星的痕迹,直到扫帚似的尾巴消失在茫茫夜尽头。不知什么时候累了,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似乎就是在“吃饱眼睛困,睡起肚子饿”中度过的,简单却甜蜜。懵懂中夜空的星光似乎就是儿时绮丽幻想的一种寄托。 到了上学年龄,母亲拉扯着把我交给一位漂亮的幼儿园阿姨,穿戴时髦的阿姨看着眼前这一个吸着鼻涕、带着土气、有点胖嘟嘟的小子,边笑边用手捏了一下我的脸蛋。虎头虎脑的我脸煞地红了,有点怯生生的,半个脑袋赶紧藏到母亲身后,那时我的心里似乎明白,这就是今后我正式的启蒙老师了。那时番子油(煤油)灯是农村夜间唯一照明工具。忙碌一天的母亲只能利用晚上时间缝补拾掇衣裤鞋袜。每当夜幕降临,火柴棍摩擦火柴盒侧面上红磷,发出“哧——”的声响,些微火药味弥漫开来,火柴棍划着了,番子油灯点亮了。番子油灯是母亲用废弃的罐头瓶自制而成的,用铁丝缠绕在罐头瓶瓶口一圈,另一根长铁丝拗成两截,各缠绕在罐头瓶瓶口两侧,长铁丝拗弯处多拧成一个铁圈便于手提,灯芯则用废弃牙膏壳包裹破布丝制成。这时,母亲会坐在灶膛边,番子油灯就放在母亲面前一张矮凳子上,母亲的身影被番子油灯夸张地放大在斑驳的土墙上,母亲形象霎时变高大了。就着番子油微弱光亮,母亲低头飞针走线起来。为了节省番子油,她总把灯芯捻得很小,而当轮到我们兄弟俩做作业时,她又把灯芯捻长捻亮一点。昏暗的番子油灯下,母亲用粗浅话语将朴素的做人处事道理重复了又重复,唯恐我们兄弟俩“东耳进西耳出”。那一盏自制的番子油灯不知何年起退出历史舞台,也许正藏匿于老宅某一个阴暗旮旯。在我内心深处,番子油灯就是母爱的象征,透过油污罐头瓶壁,闪烁的火苗寄托的是母亲的苦口与婆心。 若干年后,装有两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开始闯入农家生活。以前,每每我夜间途径古厝漆黑巷子时,都是飞快地奔跑穿越,尤其经过黑洞洞祠堂门口,犹如针芒在背,凉嗖嗖的,伴随一阵猫叫,不由得浑身毛骨悚然,那是小孩对于鬼神发自内心的一种恐惧感。后来,因为有了手电筒投射出的光柱壮胆,夜间经过老宅古祠堂门前不再那么害怕了。每当龙眼成熟季节,手电筒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依稀记得和母亲一起在龙眼树下搭棚睡觉看护龙眼的往事,防止龙眼夜间被贼偷摘,半夜里要是稍有风吹草动,母亲就会起身打开手电筒,朝树梢果实累累处晃一晃照一照,看看有什么动静。记得也曾蒙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读书,懵懵懂懂读着厚如砖头的线装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似懂非懂,却对小说中的某几个情节至今还能记起。记忆里流淌的手电筒亮光充满着农家乐、母子情与读书乐。 初中阶段徒步异乡求学,在一所坐落山麓有清澈水渠蜿蜒而过的偏僻学校寄宿就学,有家长一路上的叮咛,自身学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当时夜间自习照明普遍使用电灯泡(白炽灯),户外田野虫鸣隐隐约约响起,形单影只的晚自修日子更显寂寥,但有了书本上文字的力量,仍能感受到阵阵的温馨,填充了这一寂寥空白,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遨游着,似乎也忘记户外嘈杂的虫鸣。电灯泡散发出阵阵的光芒,可为“求学之光”,里边有异乡求学的艰辛与寂寥,里边有“固本牌”肥皂和“中华牌”牙膏的味道,这两种特殊的混合味道长久弥漫着集体宿舍,充斥着三年初中生涯。 高中阶段进城求学。每周一清晨天刚蒙蒙亮,伴随着伴奏带中一番激昂的男女声朗诵,国旗在莆田四中科技楼上冉冉升起,无比庄严,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充满年轻的胸膛。在庄严国旗感召下,我的高中三年过得虽紧张但充实。每晚晚自修结束教室里日光灯集体熄灭后,就是蜡烛光的天下,蜡烛光光影摇曳,从窗户玻璃穿透出来,教室墙壁上不时有学子的身影在晃动。再后来,有人提议,可以用煤气灯代替蜡烛,于是乎,煤气灯添加燃料、再几经用力充气之后便高高挂起,其灯光之犀利之刺眼,把偌大的教室照得如同白昼。交替的蜡烛光和煤气灯灯光更似是学子的“理想之光”。 以后各式缤纷灯饰陆续问世 …… 光阴荏苒,从照明灯具的演变可以窥探时代的发展变迁。小时候数星星的孩子经历了番子油灯的节约、手电筒的窃喜、电灯泡的温馨,感受了蜡烛煤气灯光的集体温暖,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些不灭的灯光温暖了我前进的步伐,鞭策着我一路前行。尤其是母爱这一“导航灯”朴实无华,却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我人生最痛苦的时候,鼓舞我,支撑我,使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母爱,是我心中永不灭的灯。 梦里常回荡耳畔的都是亲人的叮嘱,把我儿时乳名声声呼唤。每当我登高望远,远远望见城市的万家灯火,我都会这般认为,里边总有一盏灯是我的亲人为我而点着的,这时,我的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慰。灯火,牵引着游子的心灵。灯火,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希望。人生在世,只要心灯不灭,总能积蓄力量持续前行。“既然选择远足就要执著向前,哪怕风大浪急,只要执著向前,成功就在不远处。”有位哲人如是说。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猛然间似有一种参透今昔的顿悟,使我更对责任担当有了自己的一番独特解读。人生道路路途遥远,当人无助时,有时恍惚恰似在下半夜黑 荒无人烟的大街上独自踽踽行走,而“导航灯”即是情感纽带。亲人的无声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光泽温润,能催人奋进,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