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别担心你的孩子
【发布日期:2017-03-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罗西】
前不久,莆田多辆电动车着火,引燃了旁边的一辆私家车。消防员正救火,现场传出一名小孩喊声:“能不能帮我把后面的作业拿出来吗?”原来那个孩子的作业放在车后备箱里……这孩子表现得特别中国。作业、成绩、补课……这是他们身上鲜明的小大人标签,其实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雏形。常常听到学生家长说一句话:输不起。甚至一些已定居国外的中国人,还是习惯性这么要求孩子:作业,成绩。有个华裔作家说,美国人最怕自己的孩子与华裔孩子同班,担心他们孩子被华人学生牛哄哄的考试成绩弄得没信心……据我观察,很多做老师的思维、观念特别僵化呆板落伍,哪怕是年轻的老师。一个蠢妈误三代,一个蠢师更是贻害无穷。我大学修的专业是心理学、教育学,上世纪,我曾被发配到乡下中学教书,呆了5年,没有我的专业课可以教,只好教语文,上课的时候我是不带教案的,我最讨厌照本宣科,腋下夹一本书就吊儿郎当地进教室……学生很喜欢我的随意,特别是“差生”,基本与我打成一片,但是班主任往往与我不合,怪我带坏学生,而且期中考期末考班级平均成绩常常落后于其他班级,有个班主任还与我吵了一架,他义愤填膺的样子更像气急败坏……20多年过去了,大部分学生们念念不忘的还是我这个“黄老师”的套路,觉得受益更大……我是有自吹自擂之嫌,但起码给孩子们一个感觉一个刺激:世界可以如此不同,让他们知道还有“个性教育”一说,老师可以很有趣。
  突然想到我的恩师陈体武,其祖上有人还当过帝师,初中高中5年,他一直是我的语文老师与班主任,他除了教课,还会与我们讲报纸里各种知识,上天文下地理,甚至还有养生……下午放学后会带我们在操场跑步,进入青春期,他把男女生分开两拨,带到他家里开小灶,讲性卫生知识,师母则客串为女同学讲月经等生理现象……那个年代,这是多么伟大的用心与不同。
  在中国,大多幼儿园、中小学教育都过于“功利”,一门心思要成绩,杀鸡取卵,这个很容易让孩子在压力下害怕学习,更糟糕的是思维被掐死,书呆子批量生产。还有一个问题即“过度教育”,主要体现在过度期望、过度照顾、过度干预……有个朋友的儿子读初中,跑60米也摔成骨折;某单元考试,最后一题来不及做,放学回来在电梯边抽泣,“无脸回家”,可怜兮兮地说:“罗西叔叔,我很没用……”
  我发现一个现象:排行老二的最后都成了“革命者”“企业家”,比较有出息,他们往往更有叛骨,更喜欢特立独行,比较有个性、锐气和魄力,相对于长子,他们会被父母更多地“冷处理”或“顾及不暇”,所以长子往往太温顺、孱弱。长子一般合家倾力爱护着照顾着,结果造成爱过剩,也培养了孩子依赖、脆弱、胆怯、呆板的性格。
  美国着名心理学教授菲利浦·维里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也得出这样结论:家庭里排行的顺序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过,孩子的性格不是直接来自天生的排行顺序,而是取决于父母所倾注的心力与家教方式和分量。老大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很受父母重视,结果,过度教育,很容易形成循规蹈矩的个性,相对也会更有责任感,做事踏实。对于中间出生的“二子”来讲,他们既没有得到父母对老大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对老幺的宠爱,所以他们的性格具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反叛性,二是具有更好的交往、适应能力。老幺的生活环境压力小,比较宽松,因而性格通常比较灵活、快乐,但往往缺乏毅力。
  独生子女很容易同时具有老大和老幺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受父母的影响更大。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笔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那些因为教育过度而造就的“亚健康性格”,值得我们反省修正。在我看来,保护、培养孩子的天性与个性,培养孩子的魅力,建设孩子的幸福智商,才是真正健康的现代教育。
  我的教育实践里,只有一个目标,尊重孩子个性,引导其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幸福的人,其他的都是浮云。我有两个孩子,女儿比儿子大六岁。我从不苛求或奢求孩子的未来如何大富大贵,重要的是,教他们做个爱美、快乐、自信、健康而有魅力的人,这才是父母的天职。身心健康、有魅力,然后才是学业事业,这是我对孩子要求的顺序。
  我常常在微博与微信里记录他们成长的点滴,他们都会看到的,其实这也是亲子互动与家教的一部分,选摘之前写的三条微博——
  1、我有个偏见:生孩子为了娱乐。大女黄点蓝小时候,有个阿姨表扬她“嘴好甜”,黄点蓝犹豫片刻后老实交代:“因为我刚刚吃了八宝粥。”小儿子黄点兵小时候听了他娘说“孩子都是妈妈身上掉的肉”后,恍然大悟:“难怪妈妈那么瘦,掉了两块肉,一块是姐姐一块是我。”
  2、大女黄点蓝(在英读书)前几天在荷兰德国等地旅游过圣诞,小子黄点兵则在冬至前夕,被我带到老家仙游县参观木知道古典家具……一洋一土(中),很有喜感。有媒体问我2013年的喜事,我说,一是女儿赴英留学,二是儿子成绩由倒三变倒五、有6块腹肌与人鱼线、会主动拍去我肩上灰尘……
  3、午饭时间全家在看“今日说法”周日版“撒贝宁时间”,编导常会制造一些智商很低的假设来凑时。今天的案子叫“泯灭的人性”,一开始就列出几个凶嫌,其中包括死者的女儿。黄点兵断言:真正凶手肯定是受害者女儿,要不为啥叫“泯灭的人性”;黄点蓝表示赞同:标题就剧透了。结果他们猜对了。
  过去,周六晚上我们全家还会看财经频道的“是真的吗”,节目常常会请一些嘉宾现场猜答案,看多了,小儿子黄点兵就得出一个结论:凡是要现场做实验的,一般答案是“真的”,他说,“如果假的,就没有必要做实验”。后来我观察一年多,还真如他所说的。写这么多,是强调我儿子很聪明,但是“考试成绩”一直不好,这没有关系!他读初中时候,班主任、年段段长等还特地登门家访,看了我们全家并且聊了几句后就走了,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放心了!”言外之意是,之前错判了。
  现在,黄点蓝在澳洲读研,精算专业,二年级,为减轻我的经济负担,还去勤工俭学;黄点兵在某职校读的是餐饮专业,目前在某酒店实习。女儿有一台钢琴,儿子有一把吉他。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高高兴兴上班高高兴兴下班,这点我多次表扬他,老子不如他。酒店厨师长、师傅们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总是主动揽活干,好学,能吃苦,不计较,这是一种强大生命力与未来的本钱,满手是茧也拥有六块腹肌的小儿子,他的帅辉映了我这盏向晚的灯,挺好。为两个孩子而骄傲、欣慰。其实,我更多的是放任他们,子孙自有子孙福。
  别担心你的孩子。
  你也许会纠正说,是很关心。
  过度关心、操心,其实就是担心,这个时候,关心的正面意义减弱了,而担心的负面影响、压力反而增加了,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的,这就是害孩子。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