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还没遇到过这么“现实”的银行服务。事情发生在7日晚上,丁先生到南京中央路河路道附近一银行自助区存款,因操作失误,一万元被机器吞了,当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被告之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好。可他心里不踏实,报警求助也无果,便想出一招,换个电话致电客服,假称机器多吐三千,5分钟后客服便赶到了。银行解释是,吞了客户的钱,这钱在机器里还是安全的,但机器多吐了钱,就会影响现金安全。律师认为,储户和银行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是对等的,银行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让储户干着急。 [情景再现] 第一幕:客户钱被机器吞了,银行不急 当晚9点多钟,丁先生报警求助称,他在中央路河路道上某银行自助银行存钱,钱没存进去,反而被机器吞了,客服也不帮他到场处理。民警赶到现场询问时,他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说,准备通过存取款机向银行卡内存一万元现金,在操作时把一万元现金放入存钞口,可能是超时,导致一万元现金被机器吞进去了,然而这笔钱并没有存进卡内,机器也没有吐出凭条。他担心蒙受损失,当即拨打该行留在现场的一个客服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解释出现这一情况要等两个工作日,银行对取款机清空对账,以及对照监控准确无误后才能把这笔钱还给他。 第二幕:假称机器多吐钱了,银行急了 当民警离开之后,丁先生踌躇许久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想出一招,用随身携带的另一部手机拨打银行的那个客服电话,假称自己刚才在这处银行取款两千元,机器却吐出了五千元,希望银行人赶紧把这多余的三千元拿回去。没想到这招很灵验,5分钟后,两名女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到场后,丁先生就把话摊开说:“我就是之前和你们联系过的那位存一万元被机器吞的,刚才说机器多吐钱,是试探你们会不会来?这会你们急了!” 这事到底怎么说? 银行:两者情况不同,前者不影响资金安全 前天下午,记者联系事发网店所属银行的总部客服中心,相关人士给记者解答是:银行工作人员没有违反银行内部规定。 客户:我的钱不安全了,你能不着急? 江苏朗华律师事务所的饶奋斌律师认为,银行方的解释看似也有一定道理,也看不出有违反法规的地方,但是从公平角度上讲也有不对等的地方。客户进行储蓄,对银行来说是吸储,一定程度上银行是获利的,同时银行也有义务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站在客户立场想一想,存钱时钱被吞了却没到账,凭条都没有,客户心里肯定不踏实,遇到这种情况银行应该有一定流程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接到客户报告后,理应到场察看原因,是机器问题还是操作不当?应让客户心里有数,哪怕到场帮助客户调看监控录像,对关键时间段进行备份,对客户也是一种安慰,万一某个时间段是视频丢失,将来银行不认账,客户没有任何凭据,找谁去说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