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一位田径教练的“益智”生活
【发布日期:2011-09-0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别急,稳一点,不要太快,坚持下去,成功在望……”黄树勇教练给正在参加提水抗旱保苗训练的运动员边提醒边鼓励。这是日前记者在莆田学院体育系操场上看到的一幕。
    见记者追访,黄教练忙里偷闲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再过一个月这些队员就要参加在三明举办的福建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他主要负责教田径,田径的内容主要有提水抗旱保苗、100米推轮胎赛跑、80米挑粮食赛跑、60米麻袋跳搬运粮食等。
    黄教练从2003年开始担任农运会田径教练员,曾连续带领运动员参加两届农运会比赛。第六届省农运会在厦门举行,我市单田径就获得10枚金牌,黄教练培养出的仙游籍运动员郑志芳在田径60米麻袋跳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涵江区凤山村的陈慧宇获得100米推轮胎、80米挑担、原地抛秧苗三项全能第一名。
    为了备战省运会。黄树勇毅然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带着运动健儿,顶烈日,战高温,活跃在运动场上。有道是:打铁还得自身硬。比如,提水抗旱保苗属高难度的比赛项目,要求运动员用两个塑料桶通过跑道当中的桥,将水从起点处的水桶舀到终点处的水桶, 5分钟内每名运动员提水多少决定成绩和名次。这个项目要求运动员速度、力量、技巧要完美结合,由于只计算水的重量,要求运动员必须尽可能快地将水桶里的水运回,但又不能洒出太多。为了让参赛者能熟练掌握这些动作、技巧,每天他都要动手演示几遍,而后指导运动员训练。由于他负责训练的项目多,刚忙完这边,顾不上擦把汗就又往那边跑。运动员们还有休息的时间,而他却像轴转的机器。一天下来,常常是腰酸背痛,浑身乏力。徒弟们看到把师傅累成这个样子,都劝他多休息一会儿,可他却说,现在离开赛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怎能休息……
    他的徒弟称他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他对运动员的要求相当严格,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势,他都要求做到准确无误,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动作或一个姿势,他往往要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直到完美。他的高足郑东觉告诉记者,在黄教练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两个月的勤学苦练,至目前,他参赛的60米插秧项目,已能在规定的4分钟时间内,半蹲式插完300棵秧苗。他表示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动作将更加娴熟,力争在农运会上夺金摘银。作为“益友”,他经常和徒弟们一起促膝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疏导、鼓励。有个运动员因成绩平平而打退堂鼓。黄教练发现后,放弃晚上的休息时间,与其进行思想交锋,帮他去掉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并常常为其“开小灶”。如今,在他的耐心教育、帮助下,该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对本届农运会的夺金估算,黄教练坦言:运动场上风云莫测,变数太多,目前不敢夸下海口,不过有几个运动员确实已具备夺冠的实力。谦逊的言语中透露出几许自信。   晚报记者  钱碧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