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下亮起千家灯火,一首首或悠扬抒情或激情豪放的乐曲,唱响在平海镇大院广场上。在满天星辉的伴奏下,上百名穿戴各异、高矮胖瘦不一的老中青妇女,踩着动感的旋律跳起现代舞,在悠扬的韵律中划着十六步曼舞。这些“舞蹈演员”忘我地舒展腰肢,不同舞曲时而上下跳跃左右摆,时而前后俯仰弯立站。一曲又一曲,一场又一场,舞迷们在广场大院里上演别样的幸福风景线。 跳广场舞在城里并不是什么奇怪事,但在偏僻渔村,有如此雅兴运动,还是个新鲜事呢! 采访中得知,三年前由柯德英、林金香、谢翠娥、周丽香等女同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筹备、动员,组织一些心理素质较好的和爱好运动、喜欢跳舞的妇女朋友前来参加。刚开始有几位同志兴致昂扬地一起自导自跳,可是却遭到围观者的谩笑、不解甚至还有说风凉话,连自家的公婆、老公、儿女都觉得有伤风化。舆论压力下,队员们开始不敢在公共场合上跳,几位领头姐妹就只好无奈地等到下班后,带着队员们在走廊、宿舍里聚集练习。 一心要得到乡民们正确理解和支持跳舞这项健身运动,由此让更多妇女受益,柯德英、林金香等人找到镇领导,说明情况,并希望中老年妇女健身强体的跳舞运动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书记、镇长听后都非常赞成她们的请愿,立马允诺她们在晚上七点半至九点这个时间段里开展全民跳舞运动,并由镇政府提供照明设备和健身场所。 受到鼓舞的柯德英、林金香等人组织热心舞者自筹资金购买了音响设备,领舞的人在电脑上搜索跳舞动作,自己边学边跳,再到广场上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给舞迷们。从此平海镇大院广场天还没黑便门庭若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在这些舞迷中,有本村镇的,也有外乡的。据邻村的周女士介绍,自己是由老公陪来跳舞的。还有的是姐妹, 妯娌结伴来的,也有婆媳、儿女陪来的…… 跳舞运动健身健体,确实给舞迷带来福音,农村妇女因辛勤劳作身体落下毛病,经济条件好的也不乏得富贵病者。坚持跳舞运动后,一些舞迷腰酸腿疼、手脚麻木、冰冷、头痛失眠等疾病均有缓解。好事传千里,一传十、十传百、十方八里的妇女都听说了平海镇大院广场上有个夜幕跳舞运动,大家纷纷闻讯赶来,有徒步来的,有骑车来的,也有几个人包辆小三轮车来。当问及一名外乡来的女士:“你们晚上跑这么远来跳舞,为什么不能在本村自己组织一批人一起跳呢?”她说:“在乡下我们想都不敢想哪还敢跳,毕竟镇里有政府支持,大家对跳舞的认识也比乡下开放。我还是老公用摩托车陪我来的,每场必到,一天都没落下。” 跳一场下来,平海车鼓队队长王美珍女士对记者说:“我一天不来跳舞全身都觉得发麻,没有精神,所以我是一天都不能落下的常客,家人对我去跳舞健身也非常支持”。 看来,平海镇党委政府为广大舞迷提供方便,“捧红”了平海镇广场舞运动。而这一善举犹如一股春风吹开了乡里的文娱之花,也拌美了农妇们的生活滋味。 晚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安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