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考上大学了,太好了!今晚得好好庆祝庆祝。”7月15日晚上7时许,在常太镇利车村为房主装修新房的张谦浪接到老家妻子的电话后,显得特别高兴。在晚饭期间,他特地买来了两瓶啤酒,和工友杨贵林举杯庆祝。 晚饭之后,张谦浪和杨贵林又继续加班铺起地砖。他说泥浆已经和好了,今晚如果不把地砖抹好,过夜泥浆就会凝固,这样将给主人家带来浪费。只见在工作时,张谦浪认真而仔细,他左手托着抹泥板,右手拿着地砖,其娴熟地和了两三下泥浆,接着飞快地敷在地上,再唰唰挥动两下抹泥板,一大团泥浆就牢固、平整地抹上了地面。“地砖一定要铺得牢固些!背面的泥浆也要抹均匀,以免今后地砖翘起。”张谦浪一边叮嘱杨贵林,一边把手里的地砖对准水平线摆放端正。 今年45岁的张谦浪来自江西吉安,他皮肤黝黑,双手看上去粗糙。10年前,他跟随老乡来到莆田打工。刚开始,他只能在工地上做名小工,主要从事搬砖头、拌水泥、抬预制板等体力活,每天能赚25元钱。在老乡的悉心传教下,不久,张谦浪拿起砖刀和抹泥板 ,成了一名泥水匠,每天的工资涨到40元。当时做一天泥水活有40元的收入,比在老家农村做一般农活赚得多了几倍。 由于张谦浪做活细致,不偷工减料,许多人都愿找他做活。他说,泥水匠过去主要就是负责砌墙、刮灰,以后又陆续增加了零星修补、贴瓷砖、做防水等。别看这些活都是和土呀泥呀打交道,可也是精工细活,很有讲究的。比如,砌砖和刮灰都要用到水泥沙浆,掌握各自的比例很重要。张谦浪说,水泥沙浆他都是亲自配比例,他担心让小工配料的话,因为比例失调,到时影响工程质量。正是由于他这种认真负责态度,做出来的泥水活总是让房主很满意,就这样,张谦浪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他的活总是由前一个房主介绍给下一个房主的,这次仅仅在常太镇就忙活了快半年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张谦浪的工具箱里装着砖刀、砌墙刀、铁锤、錾子等。“它们是我赖以生存的工具,跟着我在莆田已经10年了,”张谦浪笑着说,他现在每天的工资是160元,虽然辛苦,但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他很满足。用张谦浪的话说:“勤劳致富靠双手,日子就会过得甜蜜蜜。”而且经过他的打拼,家里也盖起了楼房,生活质量提升不少,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幸福。今秋,张谦浪的儿子上大学后,他准备把妻子接到莆田,和自己一起打小工,这样夫妇也可以团聚在一起。 在干活的同时,一想到儿子考上了大学,张谦浪开心地哼起小曲。 晚报记者 周晓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