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开始学木雕的林建军,经过十年的勤学苦练,厚积薄发,成为雕刻领域的行家里手。2005年,他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取名“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他除了传承传统的雕刻文化外,还汲取西方艺术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并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纹雕”的新技法。为此,他在全国工艺大师精品比赛中屡次拔得头筹:2009年,沉香作品《八仙系列之泛槎》获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金奖;2011年,沉香作品《十八罗汉引佛》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2022年,个人获得“2021八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一大串沉甸甸、金灿灿的殊荣,并没有让他迷失自己,而是成为他勇毅前行的动力。他把“品质就是尊严”作为孜改以求的终极目标,执着追求“雕刻传奇、演绎经典”的创作理念,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在实践中,力倡“超越自我、精益求精、艺无止境”的创作态度和“诚信为本、创新共赢” 的经营理念,赢得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1979 年,林建军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16 岁开始学习木雕,刚开始是跟随工艺美术大师林秀玉学习木雕技艺。下班后,工友们有的上街溜达,有的去舞厅跳迪斯科,而他则拿着没用的木头练习开脸、打 坯,不懂就向师傅请教。那时林建军最大的梦想,就是尽快提高技艺,以后能领更高的工资。 1998 年,他在掌握了基本技艺后,又师从黄文寿学习泥塑和打坯,把整套的木雕技艺从头到尾学了一遍,并掌握了完整的木雕技法。 从一开始的“这儿一只手,那儿一个头,拼接成同一个雕塑”,到最后自己能独立完成塑像。有道是:十年磨一剑。正是他近十年的勤学苦练,才为日后高深的木雕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略有成就,他白天忙于事务,可晚上仍一头扎进工作室,挑灯夜战,一直致力于莆田木雕的传承与发展,为世人重现了精微透雕技艺的精致魅力。正是这样一位独具匠心的木雕艺人,为莆田木雕与世界接轨作出了突出贡献。 莆田木雕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就需要将它和时代及世界联结起来,与时俱进才不至于再次落寞,这也是林建军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深耕木雕创作的艺人,林建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017年11月,林建军应邀参加在日本长崎举办的“海丝起点·清新福建”2017清新福建旅游推介暨旅游经贸合作对接会,与中日木雕艺人进行友好交流;2018 年 10 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莆田举办,林建军应组委会邀请,携莆田木雕作品亮相莆田市会展中心;2019 年 7 月,他作为莆田木雕代表,参加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驻华使节和嘉宾推介莆田木雕艺术。 眨眼间,在木雕的创作路上,他已走过了二十余载, 填补了精微透雕艺术空白。林建军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把藏云堂作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与莆田学院等各大院校合作成立实训基地,先后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200 余人,扶持青年创业者 71 人,给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平台,得到业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