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湄洲,浩浩海港。祥光焕彩,瑞气盈苍。碧波荡漾,映天光之浩荡;翠峰耸峙,接海气之苍茫。此地乃妈祖故里,四海之上,苍穹之央,大爱无疆。 遥想当年,林氏默娘,诞生湄屿,灵异昭彰。默苍生之疾苦,济黎庶之危亡。幼而聪慧,性本纯良。精研医理,恪尽救死扶伤。窥井得符①,通晓玄机天罡②。闻声救难,不辞风雨沧桑。平波涛之险恶,扶舟楫之沦丧。以超凡之勇气,凭济世之热肠。或显神于巨浪,或示梦于出行。庇佑渔民,引迷航之船归港;扶持商贾,保贸易之途顺畅。上苍求才,年二十八,羽化升天,化为海神,护佑航海,显圣八荒。 口语相传,丝路③远扬。妈祖之名,非同寻常。庙宇巍峨,遍立海隅城乡,世界各方。香火袅袅,祈愿上达天听,声声绕梁。信众虔诚,顶礼膜拜,齐呼海上护航神皇。逢年过节,祭祀隆重。摆香案,陈供品,献三牲,舞霓裳。八音齐奏,鼓乐铿锵。自宋以降,历代帝王褒封,尊号累加,敬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无上荣光。 今之湄洲,妈祖信俗愈盛。文化交流,架起友谊桥梁。海峡两岸,同谒妈祖,同根同源,血浓情长。妈祖精神,薪火传扬。激励吾辈,爱国爱乡。勇立潮头,乘风破浪。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铸就辉煌篇章。 嗟乎!妈祖之爱,似日月之恒,如星辰之光。其神威显赫,慈爱无边,泽被万方。助郑和之远航,扬国威于异邦④;佑施琅之靖海,促两岸之安康⑤;护侨胞于海外,解游子之愁肠。功垂史册,万民敬仰,永驻心田。 赞曰: 湄洲圣境,妈祖故乡。 碧波颂音,翠峰瓣香。 神女降世,护佑四方。 慈悲为怀,行善八荒。 救苦救难,万民敬彰。 拳拳大爱,绵绵流长。 ——谨以此赋,敬颂湄洲妈祖之神威慈爱,祈愿四海升平,万民安康。 注释: ①窥井得符:出自《敕封天后志》记载,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通晓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 ②通晓玄机天罡:通过掌握深奥的宇宙规律或天意,获得超凡的智慧或能力。其中“玄机”指深奥的道理或宇宙的奥秘, “天罡”在道教中常指北斗七星,象征强大的力量或天意。 ③丝路:指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交通线。 ④助郑和之远航,扬国威于异邦:指妈祖帮助“郑和下西洋”顺利完成。“郑和下西洋”,中国明朝时期一系列重要的海上远航活动,由宦官郑和率领。时间为1405年至1433年之间,共进行了七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不仅展示了明朝的国力和航海技术,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联系。 ⑤佑施琅之靖海,促两岸之安康:指妈祖护佑施琅的“靖海”行动成功。施琅的“靖海”行动奠定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推动了海防建设加强,提升了海上防御能力,保障了两岸人民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