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印发《莆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实施〈莆田市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制鞋业、木质家具制造、纸制品制造和印刷4个行业试点取消环评手续办理,企业仅需在开工建设前申领排污许可证或完成排污登记,实现“准入即准营”。政策发布后,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迅速行动,全面摸排辖区内符合试点条件的项目,主动对接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按照《环境准入指引》,指导企业智能化研判选址,明确试点行业污染防治要求等,推动改革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截至3月13日,全市已为6个试点项目提供指导服务,实现企业仅需提交一份申请函即可替代原环评编制、报批及竣工环保验收等流程,实现从申请试点后5个工作日内即可取得排污许可证,进一步精简审批手续,平均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3个月、经济支出6万元左右。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将对已纳入试点的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在项目建设期、建成后投产前分别开展现场帮扶1次,指导企业落实环保“三同时”,选择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在审批放开的同时确保监管不缺位。同时,继续做好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工作,通过制度性成本“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也为生态环境部修订环评分类管理名录积累“莆田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