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草园
《我与地坛》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5-02-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莆田第五中学高一12班 沈芯潼】

  地坛成为残疾后的史铁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它见证了史铁生的成长,成为他精神上的家园,在这里,史铁生从孤独、迷茫到能够直面人生苦难。许是缘分使然,史铁生的家离地坛很近,五十多年间总是在它周围搬来搬去,且是离它越来越近,因此地坛贯穿并影响了史铁生的一生。

  双腿残废后,史铁生曾一度迷茫,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是地坛给予他平静和思考的空间。正如文中所写“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地坛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史铁生对时间和自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使他能够直面自己的残疾和人生的艰难,从而实现了自我超越。

  地坛如他的母亲一般,默默地关注,陪伴着他,无声鼓励、支持、引导着他。“躲”在地坛中便如同躺在母亲的怀抱中一般,他可以忘却一切伤心与失意,暂时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

  地坛让他感受到母爱的深沉。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很久很久,正如史铁生的母亲,她也被史铁生忽略了很久很久。当史铁生沉浸在对自己命运的自怨自艾中,却忽略了母亲其实比自己痛苦百倍,她一面要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又要时刻关注着自己,生怕自己想不开,做了傻事。这样的母亲必然是一个痛苦的母亲。可惜,当时的史铁生并不理解,在母亲着急地寻找自己时,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史铁生决意不喊她,任凭她茫然又急切地寻找着。“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两者之间的交织凝聚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深切关爱。

  多年后,史铁生在地坛中一次次期待着能与母亲再次相逢。可惜,母亲已经不在了……留下的只有史铁生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

  地坛这一意象,在文章中承载了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地坛的古老和荒凉,反映了史铁生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同时也是他寻找生命意义和自我救赎的场所。通过对地坛的描写,史铁生实际上也在表达对母亲深沉的爱和感激之情。地坛象征着母爱的永恒和伟大,成为史铁生与母亲情感联系的纽带。

  母亲,是虚化的地坛;地坛,是永恒的母亲。 

  指导老师:周美仙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