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茅黎丽被分配到仙游县妇幼保健院,开启了妇产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她从常规的孕前检查、日常查房到复杂的产科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培养了她对患者深切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赞赏。 “干中学,学中干。”随着时间的推移,茅黎丽在产科危重症抢救方面(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抢救及难产剖宫产术、产钳助产术、臀位助产术等)、在妇科方面(腹腔镜,宫腔手术等 )、在孕期高危产妇的管理和指导方面(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减、妊娠期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酸淤积症、妊娠性传播疾病等)等多项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此外,她还在《中外医学研究》《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是大家公认的行家里手。 2019年,茅黎丽担任医院产科副主任。在科室的团队建设上,她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和抢救回顾演练等。通过强化训练,科室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省市产科质量检查中,受到了好评。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深谙“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茅黎丽,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会,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她曾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进修,还参加“钱德英教授阴道镜医生精英培训班”,并获得多项专业认证。 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茅黎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偏远地区的妇女提供医疗援助,开展健康教育,“两癌”筛查送检下乡等。在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工作中,她也踊跃参与,定期到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 日前,她接到一位1个多月前因重度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产妇的电话,“茅医生,今天我和宝宝到卫生院检查,医生说恢复很好,宝宝也很健康,感谢你们妇幼的及时抢救,保住我和宝宝的生命,今天特地打电话再次感谢……”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风雨交加。那天她们科室的值班人员不但要负责对20多位待产妇、70多位产后及术后产妇的诊治,还要负责急诊门诊。这时,急诊又来了一对从永泰坐车赶来的小夫妻,年轻的孕妇是第一胎孕32周余,自诉“腹痛伴阴道出血2小时”。患者的自诉使她马上意识到可能是产科最凶险急症之一——“胎盘早剥”。说时迟,那时快,她马上联系B超医生尽快到科室为孕妇做床边B超。 同时,她开始给产妇查体,通过查体,她发现其腹部子宫张力较大,一直处于没有明显间歇的持续宫缩状态,再查看产前检查除了胎儿彩超双足背脂肪异常增厚外,无其他明显异常,于是排除了前置胎盘的可能。已在产科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的茅主任,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无数次的抢救经历,在B超报告单还没出来前,便迅速做出了诊断:“胎盘早剥”。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 孕妇一旦确诊,需分秒必争,帮助孕妇尽快娩出胎儿。在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同意后, 一场没有硝烟的大作战开始了。孰料,此时产妇又出现出血症状,胎心瞬间变得微弱,在场的人都吓呆了,B超医生又赶来了,经查胎盘出血面积为5×2cm,证实了“胎盘早剥”的诊断。茅黎丽让护士立马做好术前准备、抽血检查、备好止血抢救药物、备血……护士急得直跺脚,因为病人办理住院时只交了500元钱,根本不够抽血化验,更不要说昂贵的血制品、止血药物及手术费用,怎么办?在这时间就是生命的节骨眼上,茅黎丽立即打电话联系化验室、药房、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为产妇开通了绿色抢救通道。 手术开始。手术台上,主刀茅黎丽主任沉着果断,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只2分钟时间便顺利取出一名男婴。经过新生儿科医生的抢救,孩子安然无恙。望着死里逃生的母婴俩,茅黎丽悬着的心终于放进肚子里。一直在旁边守候的产妇丈夫见状,热泪盈眶,紧紧握着茅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之后的几天,产妇恢复得很好,宝宝在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也转危为安。出院那天,茅黎丽给产妇和其家属留了电话号码,约定在宝宝体重5斤时给她打个电话,于是便有了上文的情景。 据介绍,她的职业生涯中,曾获得多项荣誉奖项:2017—2022年当选市人大代表;2020年被聘任为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当选福建省盆底专业委员;2023年获评“优秀医生”个人代表;2024年担任莆田市临床重点专科医疗管理专家、莆田市临床重点专科技术专家、仙游县产科危重症抢救小组成员。她表示,金奖银奖不如患者褒奖,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最大的荣誉莫过于看到患者们健康快乐和得到她们的认可;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患者们的信任和将健康托付给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