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郊尾长安有个“潘老爷”
【发布日期:2024-10-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黄玉锌】

  日前,偕同游子、明森走进乡村追寻古民居时,在仙游县郊尾镇长安村“潘老爷”的后裔潘亦清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清道光进士、印江知县潘渭春的故居。据潘先生介绍,位于长安村厝尾的旗杆厝是“潘老爷”的出生地,屋前立有4对旗杆石,屋内悬挂着一块落款为“皇清御赐,会试第一百一十九名,殿试第十九名进士”的“进士匾”和一块落款为“钦命兵部侍郎□□察院右□□御史巡抚□□地方提督军□王懿德请为,敕□□夫人,□封□夫人五代同堂,□四□寿母诞辰立,咸丰元年(1851年)岁次辛亥腊月给”的“七叶衍祥”匾额(七叶指七代,“七叶衍祥”的由来与清王朝高度提倡敬老有关),还有三对寓意深远的楹联:

  积金积玉不如读书教子,

       宽田宽地莫若宽量待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耀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雨行正路惟读惟耕。

  在距旗杆厝东边百米处,有一栋二座古厝,据说这是“潘老爷”归隐后建造的居所。这两栋均为清道光年间建造的清式土木结构二座厝,设有中门、偏门、正堂、天井、下厅和东西厢房、左右护厝,布局严谨。

  从唐到清,仙游籍进士约700多人,而近 300 年的清朝历史上,却只有 17 人,“潘老爷”潘渭春便是其中之一。

  《印江县志》《南安县志》《漳州府志》《清·道光朝实录》等均对潘渭春有所记载,《仙溪名人录》更是对“潘老爷”身世作了详细的记载:

  潘渭春(1796~1868年),字宇德,号璜浦,香田里三十坵(今仙游县郊尾镇长安村)人。年轻时进府学,授国子监学之职。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渭春乡试中举,授职东河知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登进士第,授补印江县知县之职。渭春居官清廉,外和内严,不避权势,不受私贿,于养廉外丝毫不取。对待庶民百姓,善于待之以礼,晓之以理,深得边民信赖,边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渭春以母老,告养回乡。其母去世后,家财被盗贼劫尽,只得携眷流落他乡。平定贼盗后,县人以渭春德高望重聘其为县城金石书院掌教。同治三年(1864年),渭春受任漳州府学教授,兼理左堂鉴院丹芝书院。当时,漳州发生骚乱,州府第及民房被毁。渭春倡导重修府学明伦堂,使府学及衙署修复一新。他悉心教育,积劳成疾,于同治七年(1868年)五月病故,葬于枫亭汀墘烛台山麓,同科进士林锡赓为其写墓志铭。在郊尾林角村凤山宫旁,立有一块潘渭春的墓道碑,上刻:“皇清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大挑一等试用东河,特授贵州印江县知县,历任荔波铜仁等县知县,改授漳州府学教授,璜浦潘公神道”,墓碑上亦有相关记录(原葬于枫亭汀墘烛台山麓,现为后人迁回)。

  据说“潘老爷”在仙游县城金石书院(今仙游一中)掌教时,有两位得意门生。一位是侄儿潘经文,举人出身,精通书法。盖尾镇仙潭木兰溪一处石刻“仙谿砥柱”,落款:“道光辛丑年(1841年),小藻潘经文”。另一位是清代著名良臣、诗人、书法家刘章天,官至礼部精膳司主管,著有《慕凤岩诗集》。

  “潘老爷”居官清廉,深得民心,有口皆碑。致仕后,他为了家乡的稳定与发展,首倡联合九宫社建造凤山宫,还为家乡长安村筑坝引水,开通了长达 10 公里的引水渠,造福农民。

  潘渭春的一生,是清正廉洁、为边民为家乡奉献的一生,他的事迹值得我们铭记与传颂。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