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作文: 材料一: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探月工程走过20年 九天揽月 探索不止》。 材料二:月亮一直是我们遥看的对象,寄托着我们的无尽情思;月亮也是我们探索的对象,承载着我们的无限梦想。 以上二则材料给你什么思考和感悟,请以《看月与探月》为题,写一篇作文。 看月与探月 月光如水,皎洁而宁静,泻在大地上,给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 一轮明月照亮古今,孕育了多少的文人墨客和他们伟大理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尝试,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浓郁乡愁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壮志……月亮和人类的情感纽带,造就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文化。 记得我小时候。每年中秋都会回老家。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的是甜甜的桂花香。玄色的夜空如刚打磨好的晶石,万里无云,唯一耀眼的就是那一轮圆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好奇地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似乎是没听见,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搬了一把藤椅坐在了院子中央,一边扇着蒲扇,一边仰望头顶正中央的那一轮月亮。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或者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时候,爷爷还会问我:“囡啊,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呀?”我的嘴里塞满了月饼,含糊不清地说:“我以后要当一个长笛演奏家,要让全国,哦不对,全世界都知道我。”爷爷欣慰地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我虽不甚明白,但还是将这句话和天上的那轮月亮牢记心间。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转眼间我就长大了。在一个普通的晚上,黑色的天空上布满着深棕色的云,几乎掩盖了所有星星的光芒。我望向天空极力寻找着那一轮明月,一抹光亮。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我找到了她。她还是那样的洁白。在被云层覆盖后,又多了一分朦胧,散发着微弱的光,点亮了它周围的那一小片云朵。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得到的消息:中国的探月工程从给月球拍照,再到登陆月球背面,到现在取回月球上的土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的心情激动万分。中国已经从那个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国家,走上了航天大国的舞台,登上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最闪亮的角色。 是月,指引了我和我的祖国不断探索的道路。 探月的中国梦已经在一点点地实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梦想“当一个长笛演奏家”,我打开了盒子,拿出了里面银光闪闪的长笛。那光辉与月亮是多么相似啊,银白色的,散发着微弱的光。我轻轻地吹响它。空灵的声音充斥我的耳旁。我缓缓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我与那些文人墨客一起望月,一起饮酒,一起谈论自己的梦想……当我再次睁开眼睛,透过朦胧的雨幕,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站在那耀眼的国际管弦乐舞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我仿佛也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在更多领域登上世界的舞台,闪耀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月与探月的碰撞绽放出梦想的火花;文化与科技的碰撞,是中国人不懈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