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秀屿区79岁的郑某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科,将一面印有“医者仁心 德医双馨”字样的锦旗及一封感谢信送到该科主任郑茂松手中,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 郑某因“反复排血便”就诊于当地医院,通过电子肠镜检查,考虑为“低位直肠癌”。因肿瘤距肛缘只有4厘米,传统根治性切除手术需要切除肛门并行永久性肠造口,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来,老人及其家属经多方打听,慕名找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科主任郑茂松、副主任许雪峰医疗团队。 患者入院后,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科联合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学科专家,开展胃肠道肿瘤MDT(多学科协作)讨论,综合考虑其肿瘤侵犯、病情分期、治疗意愿等因素,结合目前成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诊疗步骤、精准的术中麻醉、细致的术后护理等因素,为患者顺利施行了“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让患者“既能保命,又能保肛”。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并出院。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低位直肠癌保肛率逐渐升高。但是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仍是结直肠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传统的经腹腔入路手术(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视野受限,器械不易到达,很难进行精细分离。尤其对于男性、肥胖、骨盆狭窄、肿瘤体积大等解剖条件困难的患者来说,易导致不理想的系膜切除(标本穿孔、环周切缘阳性等),进而出现吻合口瘘、泌尿和性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以及术后局部肿瘤复发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种与传统手术入路相反的手术策略被提出——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成为近年来国际上低位保肛术的研究热点和亮点。其利用操作平台,从肛门入路精确离断远端直肠(保证下切缘),直接进入低位直肠系膜的周围间隙,更好完成远端直肠系膜游离,完整切除直肠肿瘤及全直肠系膜。融合多项技术,在保证肿瘤切除的基础上,更大限度保留器官及保护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科率先在莆田成功开展该项手术,解决了男性低位直肠癌手术存在的矛盾——“狭窄骨盆、肥胖暴露困难”与“肿瘤系膜完整切除”,在保肛的同时,较好保留控便功能及泌尿生殖功能。该术式的开展,也标志着该院胃肠外科的结直肠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