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爬龙船
【发布日期:2023-07-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杨永生】

   我总感到母亲河美,美得连两岸天气也有点独特。每年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的脚步近了的时候,母亲河——木兰溪两岸总要连续几天下着带有雷声的大雨。这夏雷啊轻轻地拨开孕有泪珠的云缝,随手掀起乌云飘来,甘霖爽爽然洒下,万物哟尽情吸吮,绿意盎然陶醉。更美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爬龙船定在佳节时。天空澄碧如洗,美美的彩虹悬挂在木兰溪的尽头。

   也许是老天爷的眷顾吧?澄碧的天空派出了数朵白云,前来附身触摸两岸山腰的一草一木。无数条小水流憋不住了,踩着“蹦蹦舞”的旋律从两岸的高山低谷里带着思念,向前伸展着柔软的细腰,寻觅前世今生的一曲诺然,汇入木兰溪,东流奔入大海。我于是心里明白:再过几天木兰溪上、中、下游地区爬龙船赛事就要陆续开始了。

微信图片_20230702154743.jpg

   这时候我一出小区的大门,穿过马路朝西漫步,大约十五分钟后,就能看见从“城关大桥”到“仙游大桥”两岸,整齐地插着两行长龙似的五色彩旗。彩旗背后徜徉着好多不同年龄的当地居民。再往前走,到了“仙游大桥”前,但见主席台已搭建在岸畔空地上,纵横披挂着巨幅红布条,一派庄严肃穆的气度。靠岸的水面上集堆停泊着五、六艘用硬木雕刻而成的昂起龙头的龙舟,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威严。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的端午节期间,家住在城厢区木兰村的尾婶邀请我及家人到她那儿观看爬龙船比赛。当我们去后第二天上午8:00,尾婶、尾叔领着我们来到木兰村钱四娘祠前,观赏龙舟入水祈福仪式。当“龙船队伍”在木兰陂南岸集结完毕,随即举行了隆重的挂红仪式。早已排成整齐队列的陂南岸六十名车鼓队,在几声震耳欲聋的炮仗声过后,即景表演了几个精彩的节目,但觉锣鼓喧天,比仙游鲤声剧团戏剧开幕的一阵锣鼓声还闪亮,立马招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及游客挤在陂的两岸激情观看,现场顿时气氛超燃。当天下午2:30爬龙船比赛正式开始。但见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握划子,鼓点为令,整齐划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劈波斩浪。速度与激情,在此刻得到淋漓尽致的奔洒!立刻引来了岸上的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尾叔转过头来问我:

   “下午水上爬龙船比赛这么好看,你的孙子啥没一道来观赏?”

   “没有。我临走时看他在尾婶的枕头边睡得正香,不忍心叫醒他,就和妻子一起来了。有姨婆在家照看着。”我笑呵呵地答道。

   “嗯。”尾叔慈祥地点点头说,视线仍不离溪面。我感动地转过头来,仔细打量尾叔的面容:年过七十的他双鬓早已斑白,那带着褶皱的肌肤,如同被岁月熏染,苍老得只有枯黄这一色调。他慢吞吞地扭开手上的茶杯盖子,呷了一口香茗,眼珠子依然搜寻着溪面的精彩。他随即哼唱起一曲当地的民歌:“五月出来哟——五日祭,崭崭新的衣衫身——上——穿,阿公阿婆哟——忙逗逗,黄滴滴午时蛋——给戴仔佩,呃紧赶去——看爬船,嗨——哎哟!”

   “好歌啊尾叔,您太有才了!”我笑着赞扬道。

   “哪里哪里,这是我平时看莆田电视节目看久了,模仿电视里的曲调胡扯的,自个解解闷的。”尾叔仿佛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得到老师课堂上表扬似的,腼腆而高兴地答道。

   但是高兴归高兴,尾叔哼唱的这一曲民歌却依然在我的心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开始认真地咀嚼起刚才尾叔哼唱的每一句歌词来了。在咱们莆仙,都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正日。正日里的巳、午、未三个时辰为百草吐香,最能驱瘟防疫,故而用“午时草”煮蛋、熬汤、洗身,壮体祛病。勤劳的人们用雄黄粉泡着清水洒在家的里里外外墙角,杀虫驱蛇。午餐后换上新衣衫,小孩在胸前佩戴内装‘午时蛋’的香囊。木兰溪上、中、下游发达的水系,活跃了民间龙舟赛事!每当端午节一到,浓浓的民俗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喜气洋溢在了每一个居民的脸上,与古老而朴素的传统民居交相辉映,尽展一方水土的人文气息。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