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端午情怀
【发布日期:2023-06-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明通】

   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快到端午节了。我离开家乡有50多年了,“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在异地,特别怀念昔时家乡端午节龙舟赛的热闹场景。前些日在莆田电视台上看到故乡仙游端午节龙舟赛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来木兰溪录制龙舟下水祭江仪式,场面壮观,让我激情满怀。离愁别绪的乡愁眷恋,少年时在老家过端午节看龙舟赛的情怀,瞬间在我脑海里回荡。

   “初五龙舟赛”是故乡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每年五月初五这天,我的故乡仙游都会在木兰溪举办龙舟赛。家乡端午划龙舟的民间习俗一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是悼念明嘉靖年间戚家军来仙游抗击倭寇时落下木兰溪虎啸潭牺牲的将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端午节划龙舟竞赛之俗不断盛行,逐步演变为一种民间最具地方特色的龙舟体育竞赛运动,相沿成俗,一直沿袭至今。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去看龙舟赛,划龙舟的地点就在城郊木兰溪,离我家约三公里。午饭过后,就穿上妈妈端午节给我添置的新衣裳,走出家门,沿着去木兰溪的田间泥石小路,穿过茂密的甘蔗林林荫小道,跟小伙伴们一起兴高采烈地一路走一路唱着“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船,敲锣鼓,一二三四五,赶快去看龙舟舞” 的童谣,不知不觉就到了龙舟竞赛地。这时木兰溪两岸已人头攒动,人声喧闹,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先来的人们已经把溪岸挤得满满的,扶老携幼,摩肩接踵。有的孩子坐在大人的肩头,吹着公鸡毛做的竹哨子,到处都是喧闹的人群,每个人都翘首向溪中张望,等待着赛龙舟开始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

   溪中十来支龙舟队在严阵待发,随着一声铳响,各支龙舟如箭齐发,争相竞划,奋力争先。倾刻间,锣鼓喧天如春雷震响,漫天水花似春雨飘洒。瞬间一条条龙舟似离弦之箭向下游飞去,白色的浪花在船后铺成一条条白练。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每条龙船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将士,划着一式的短桨。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领队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短桨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龙舟就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大海,壮观极了!

   竞赛进行得十分激烈。最前面的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忽而这条在前,忽而那条在前,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到一个“龙头”, 跟得可紧了! 溪岸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加油!加油! ”一条条龙舟像飞箭一般冲向下游的南门大桥。

   我们一群孩子跟在人群中欢呼雀跃,随着龙船上“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尾随着龙舟在岸边奔跑,整条河在沸腾,溪水向岸边扑来。我们的鞋子在奔跑中被溪水浸湿,也无暇顾及,奋力为离弦之箭的龙舟呐喊助威。溪里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和岸上群众观看的热闹场景!正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中所描写的那样:“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尽管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木兰溪赛龙舟的场景还清晰地刻在我脑海中。

   少年时过端午节的风情早已远去,尘封久远的吃米糕、吃粽子、吸麦螺、挂艾蒿、看龙舟赛的美好往事仿佛就在昨日。如今过端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饱含对家乡的情怀,端午在家乡看龙舟赛是我一抹不去的乡愁。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