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青苔有意入室来(外一篇)
【发布日期:2023-04-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黄丽珠】

  爱人喜欢盆景,说不上痴迷程度,毕竟还没到不时莳花弄草的闲适年龄。随他所好,添入黑松、小叶榕等品种一二,每至周日,他沉醉于喷喷洒洒之中,不亦乐乎。一日,锻炼回来,手掌上多了几片苔藓,置入土壤表层,喷洒几下。盆景顿时有那么一点儿地老天荒之感,仿佛山野气息都汇聚而来。

  请回来的苔藓,不是很好养。暴晒或者土壤湿度不够,都有可能让你眼睁睁地见证它们决绝离去。从此,寻找苔藓成了我俩生活之中的一小部分了。
  它们在下过好多天雨的东圳水库路面板砖缝间。想像着起初山野的风带着微小的尘埃旅行,尘土眷恋此处留下了,逐渐招兵买马,尘土越聚越多,仿佛在商讨一场绿色革命,果然,雨用各种节奏唤醒并滋养了苔藓,顺带催促草籽们的成长……烟雨蒙蒙,几无他人,我打着伞,雨丝还是飘到正蹲着用小铲子铲苔藓的爱人。他小心翼翼地,仿佛眼前的皆是绿宝石,昂贵无比。请回来的,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温情。
  它们在乡野人迹罕至的道旁角落里,只是不多。仿佛约定好了,不愿大面积地安家落户,就着一点点的空间,在清醒人间绣几笔而已。我和他走了有半个村庄了,它们就是和我们捉迷藏,好在我俩脾气都好着,深信不会空手而归。背手走路的村民驻足片刻又一脸疑惑走开,挑担经过的村民歪脑定睛了便毫不迟疑往前……我俩一前一后,都蹲着,像哥伦布般,在眼前这块新大陆上忙乎着。
  “长得真好呀!”他连连称赞。确实呢,较厚的土层,着实让它们肆意生长成一片片,一蓬蓬,也盛情邀请了其他低矮植物,将这一径,点缀得无比明媚。请回来的,将是篱落疏疏一径深的野趣。
  其实还有比那日寻到的,长得更长风浩荡的。就在小区漫步道旁,地势较低处,它们绿意葱茏,欢唱着生命美好。它们向我诠释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欢欣,更如一股清水,将刚交完一笔不菲物业费的我,洗得清清亮亮:快乐可以源于不劳而获。
  在不劳而获中,习惯了苔藓们的存在。无需施肥,有水有阴凉处即可。不像院里的蔷薇绣球花之类,平日里没少巴结,这几月就是一副营养不良姿态。没有花香,没有与小草比肩,更别提与树高了。在家的我,也不时对着它们喷洒起来,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也是互相成全的。因了它们,养了十几年的文竹,攀援铁丝网的勇气更足了,一只只绿色的手掌舒张开了,半个阳台都哗然起来;因了它们,那株嶙峋苍劲的黑松增添了几分古意,树下闭目、双手合十的玩偶小和尚仿佛已入定,三月明黄的松花粉粉地开放……
  因了它们,诗文中的画面都活了。“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随意翻开,无论是白日还是月夜,都写满了古意与寂静,有惆怅在漾开,也有坦然添上,都是彼时文人们的真心情,就像此刻,听室外雨潺潺,我把青苔写。
  满墙薜荔画精彩
  同事胡老师对草药材颇有研究,有次带来一小袋藤本植物,送给一腰椎疼痛的同事。方知薜荔长相及其功效。不禁羡慕胡老师老家来,毕竟山中植物种类丰富,怎如我老家找根车前草都是瞎子点灯。看见它们,总觉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又想不起来。直到春节里寻找苔藓,在村道上七拐八弯,不期然“赚”到了一墙薜荔,才知原来是常见植物。
  只是,眼前的是一幅壮观的画作,作者就是薜荔。不见其发端,不见其收笔,它们就着一户人家石墙,蘸上褐色颜料画所有藤本植物该有的须根,和光阴比定性,不急不慌,一寸一寸地行笔。不讲究绘画里的章法结构,就是率性又酣畅地运笔。故而,相遇相交时,可以停笔徘徊,或是临壁踢腿,再放下徐行;若是平行相视,但来来去去忘记笔画了,终究纠缠在一起也成了正常。那些间杂点上的叶片,表层像涂上白蜡,墨绿的为老叶,端庄而不故作深沉,浅绿的是新叶,自信而不脆弱。有微风吹过,叶子们不逐风喧哗,和须根们一起筑起绿色长城,将没有勾缝的石墙,紧紧地网在一起。因了薜荔,这些粗糙且独立的石块,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墙。
  拍下照片,得到胡老师确认后,我竟然有一种暴发户的快感。谁说不是呢?
  眼前的薜荔墙若无几十年的光景是不可能画成的,肯定见证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发展变化。每天,都有村民经过,伛偻提携,陌生的熟悉的,来来往往;每年,都有房子盖起,三四层的,一两层的,但也有如它们所在的这座屋子,已有四五十岁了……不管人间如何沧海桑田,薜荔还是薜荔,守着一面墙,新陈代谢的是叶子,纵横交错的是越加发达的根系。可以想像一场场狂风暴雨,一道道电闪雷鸣,一次次骄阳烈火,薜荔都经历了,写在每一寸的行进中。
  这样一面墙,让我想起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马利的长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女主人公安妮人生经历所诠释的真理,这一墙薜荔同样也在证明:无法改变原生物种,无法选择出生地,可以就着地势,汲取日月精华,照样可以演绎生命精彩。
  植物的魅力就在于此,无论人赋予它们何种意义,譬如薜荔,屈原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的浪漫想像,伟人毛泽东看到的则是瘟疫过后“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惨状,它们无惧无畏于人们的爱憎怨怒喜,它们就是它们,默默地穿过历史云烟,不拒不追不竞不随,活成独一无二的植物状态。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