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美食故事之——春卷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02-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成彬】
在古代,立春之日吃春卷,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俗。所以,各地都有春卷美食,但莆田的春卷与众不同,别有风味。
春卷古时叫春盘。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一书中记述:“元旦造五辛盘,以备春日之用。”所谓五辛盘,就是把五种带有辛辣之味的蔬菜,经加工后装在盘子里,在立春那一天食用之,意在迎春,且有对人体去湿活络的养生功效。明代名医李时珍解释道:“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在唐代时,春日食春盘的习俗更为盛行,着名诗人杜甫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北宋时,莆仙名人蔡襄在《人日立春行舟前寄福州燕二司封》一诗中写道:
清溪潮上送行船,回望高城隔晓烟。
景色看似名画展,醉魂犹忆寿杯传。
春盘食菜思三九,人日书幡诵万千。
南国逢君唯道旧,后时何处笑今年?
蔡襄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他在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时,为了给母亲卢氏夫人祝寿,特地告假回乡。诗中描述了在木兰溪春潮之上坐舟而行,回首举目,莆田高高的城墙在早晨的雾霭之中若隐若现,此景恰似一幅壮丽的画卷!在这醉人的景色里,又回忆起前些时日为母亲寿诞而高高举起酒杯,为她祝贺的情景。最难忘怀的是,他在少年时,在那三九严寒的冬夜,和弟弟蔡高寒窗苦读,吃着母亲亲手制作的春卷;在正月初七,人们在纷纷欢度春节的时候,他兄弟俩仍在一边吃着春卷,一边练习书法,诵读功课的景况。
在蔡襄这一首表达真情的诗作中,恰恰与一段春卷的故事印证吻合,这个故事还真的传之有据呢!
相传在北宋时,枫亭出生的蔡襄、蔡高两兄弟小时候就十分用功读书。常常秉烛夜读,到了三更半夜还不肯去休息。母亲卢氏是个心灵手巧、贤惠豁达的女人,知道这两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就格外用心照顾他们。卢氏经常为孩子们煮好面条之类的点心,但两兄弟醉心苦读,经常等到点心都冰冷了,才记得吃。在冬天里吃冷食可不好的,会影响身体,这可怎么办呢?卢氏忽然想起一年一度为孩子们备制春日春盘的方法,便把大米磨成浆,制成粿皮,内馅就选用韭菜、东粉、海蛎、虾仁、肉丝、萝卜丝为料,包裹好后,放入油窝中炸至金黄色,装入盘中,这样制成的春卷不会过分辛热,常食有益无损,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是美食,又可作为干粮,孩子们还可以一边吃春卷,一边读诗书呢?果然,这种春卷深得蔡襄兄弟的喜爱,据说,蔡襄还为此题写了一对联句:“一卷包天地,五经涵乾坤”。
蔡襄兄弟有了母亲亲手制作的春卷作为夜宵,读书更加勤奋了,学业大进。《仙谿志》中详细记载着:仙游县尉凌景阳到枫亭办公事,遇到蔡襄兄弟,听说他俩很用功读书,认为是可造之材,便带他们到县学深造。后来,蔡襄兄弟双双高中进士。凌景阳十分看重蔡襄,还把小姨葛氏撮合与蔡襄为婚。
蔡襄一生为官多政绩,着述可等身,修洛阳桥,植夹道松,着《茶录》、《荔枝谱》,留诗文千百篇,还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晚年以殿明端大学士致仕,被誉为庆历名臣。
春卷的故事至今还在不断激励着莆仙学子苦读上进,在学海中奋起双桨,奋然而前行。
|
- 心连心 共成长
- 相约运动场 和谐邻里情
- 沿着木兰溪看莆田
- 我市莆仙民乐组合惊艳全国民族器乐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