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新能源汽车,早已成为大众选择。相比起燃油车,新能源车由于运行原理不同,注意事项也有所差异。本期《车市》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回案例、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投诉案例,归纳出部分选购新能源汽车的“雷区”。
续航不达标、电池衰减成投诉重灾区
续航里程缩水、售后服务欠佳,也是新能源汽车投诉的高频关键词。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问题凸显,车辆电池故障、衰减,续航里程缩水等,均是投诉重灾区。此外,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售后服务跟不上甚至是倒闭,也成为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汽车投诉网的一份统计数据则显示,2019年,该网站共接收到25189宗投诉,其中新能源车型的投诉量为3740宗,相比2018年的352宗有明显的涨幅。 在投诉问题上,汽车投诉网分析,发动机、车身及电气和变速箱是该平台2019年新能源车型零部件投诉量最高的前三位,各部件的主要问题均以异响为主。在销售环节,“承诺不履行”,以续航虚高为代表的“车辆信息欺诈”,是新能源汽车投诉的集中领域。 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上市时,部分厂家曾采用“60km/h等速续航里程”,也就是“最大续航里程”,作为车辆续航里程的重要宣传点。不过,随着消费者对于“续航虚标”质疑声的增多,眼下,多数厂家在宣传环节已经开始明确最大续航里程、NEDC综合工况里程和实际路况之间的区别,更客观地进行新车宣传。
电池隐患成召回重要原因
三电系统的安全隐患,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起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召回批次,还是召回数量,都相对较小。据统计,今年1-7月,共4批次召回新能源汽车1.43万辆。召回车型包括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江西昌河北斗星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X、奇瑞艾瑞泽7e。 实际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壮大,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奇瑞、江西昌河、力帆这3批次的召回工作,即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2019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也发文表示,将强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召回监管,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相信也将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营造更好的用车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