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12个月的销量下滑后,下乡成为新能源汽车触底反弹的新机会。日前,工信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宣布在今年7月至12月,开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记者留意到,距离上一次从国家层面明文推出汽车下乡政策已有十年,2009年中国车市因汽车下乡政策创下了同比增长46.1%的成绩。此次,国家将“下乡”的重点放在了新能源汽车上。6亿农村人口,404万公里农村公路,让“电车”下沉市场,农村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潜在蓝海。业内普遍认为,增长的本质是需求的契合,新能源汽车“下乡”正逢时。
[数字链接] 机遇:定价和优惠权“下放”
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有多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7月18日举办的汽车市场与消费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其中小型经济型电动车将成为农村市场主要新增产品,或将在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形成千万辆级的电动汽车市场,形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挑战:充电设施等配套不足
如此大的农村“蓝海”,车企该如何渗透呢?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报告分析,当前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环境的特点主要是:满足短途代步需求;消费者对价格较敏感但同时购买力有提升;居住密度较低,具备良好的停车和安装充电桩条件。 前景:将在农村市场打个翻身仗 汽车下乡活动并非首次推行。在国家层面推行过两次汽车下乡政策。一次是2009年,当时是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开展了第一次汽车下乡活动,效果非常明显,2009年乘用车销量首次跨过千万辆大关,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二次则是今年这一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为了应对疫情对车市造成的影响。如今,将车卖到农村去,鼓励整车企业对农村居民让利,已经成为今年促进汽车消费的一个主要方向。今年4月份,广东省率先发起“汽车下乡”政策,随后四川、陕西也组织了汽车下乡活动。“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到了2亿多辆,但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汽车市场发展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是相应的。”王秉刚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对纯电动车来说,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看,其销售和推广面临的压力都比较大,因此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必然成为当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下乡的新能源车型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仅能够保证农村消费者用较低的成本而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还能稳固自主品牌在中低端新能源市场的地位。 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跌的情况有望在下半年结束。 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