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小长假,私家车大军长途出行的机会也大了很多。由于各地路况不同,天气状况各异,带给爱车的影响也不同,那么在小长假之后如何留意车辆状况,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一、轮胎鼓包 出现这个情况,第一个要考虑的是胎压不足。不大的冲击都会让轮圈对轮胎造成压迫、碰撞,后果就是鼓包甚至爆胎。第二个原因是轮胎受到撞击。比如突然撞到了马路牙子、快速地压过了减速带、压过了一个大坑,这样轮胎会受到猛烈的挤压,而胎内空气压力会增大,薄弱的胎侧就会向外鼓。第三个原因是恶劣的路况。高速通过乱石尤其是硬质烂路,又或是凸起的井盖时,对轮胎的冲击十分明显,行驶时遇到不起眼但超级毁胎毁减震的路面落差等也是造成鼓包的主要原因。 售后技术人员建议,出车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车辆轮胎情况,首先目测轮胎的表面有没有鼓包和刮伤,因为整一条轮胎胎壁是最薄弱的表面。然后看胎压,因为我们大多数车辆都有胎压监测系统,只要速度上了20KM每小时就会在仪表上显示胎压和胎温,我们的车辆标准气压220-230kpa。因为轮胎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所以对轮胎保护非常重要,通过比较差的路面时应该减速慢行通过,其次是停车时注意周围路面情况并打直方向盘停车。 二、机油增多 关于机油增多的话题在网上一直都是个热门,有人等到长途回来打开一看,有人似乎就发现问题了。从售后维修角度看,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汽油混到发动机机油里面去了,一般出现在缸内直喷发动机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环境温度比较低,在发动机冷启动时,需要浓的混合气来启动,这时环境温度低所形成的混合气雾化效果差,就会有一部分未燃烧的汽油通过活塞环密封的间隙留到油底壳里面去,如长时间在低速或行驶时间段的情况下行驶就会出现机油增多的现象。 第二个原因:冷却液混到发动机机油里面去了,主要原因是机油冷却器内部油道跟水道互通造成机油增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气缸垫密封不严造成油道跟水道互通(俗称冲床)。 建议车主可以在出车前检查机油位置,是不是在上下两点之间,如在行驶过程中仪表提示机油压力报警请马上靠边等待救援。此外,检查冷却液的位置,是不是在上下两点之间,如在行驶中出现发动机水温过高,请马上靠边熄火等待救援。主要预防的做法,还是要选择原厂机油和定期到店进行保养。 三、刹车太软 有的车主反映,自己的车辆在刹车的时候感觉偏软,有的刹车出现异响,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刹车有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 刹车软一般是因为刹车系统内有空气或刹车油有水分,刹车管路有渗漏,刹车油不足。刹车硬一般是因为刹车踏板卡滞,刹车系统没有真空助力。 感觉自己的车比之前刹车软了或硬了,首先我们检查爱车的刹车油是不是已经更换(2年4万公里),我们可以自己简单排除一下,在没打火状态下踩几脚刹车踏板,如感觉越来越硬踩不下去的话,然后启动车辆刹车踏板会慢慢下沉,证明刹车系统没渗漏,密封性正常,反之就证明刹车系统有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