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被病人咬了一口的医生张京臣:“说明他恢复得还不错”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新华社杭州3月23日电“其实类似的情况,我们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难以避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症监护室医生张京臣,在说起被患者“咬了一口”的经历时语气很淡定。
  他已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监护室里连续工作50多天。
  2月7日下午,张京臣做好全套防护措施,进入病房照顾一位51岁的危重型患者。“可能是操作时他感觉到不舒服,突然抬头,朝我右上臂外侧咬了一口。”张京臣说,当时没什么感觉,就继续做治疗。出病房后,才发现自己手臂已经淤青。
  “我们护士长还有一些感控专员马上赶过来,给我消毒,做了进一步检测。后面也连续做过核酸检测,都是阴性,所以我就继续工作了。”张京臣说,“这位病人当时已经在好转,咬这一下说明他恢复得还不错……只要患者平安健康,这些就不值一提了。”
  据悉,这位患者出院后,还专门给张京臣写了一封信。“他当时意识不太清楚,后来知道了就给我写信表达歉意。还给我留了地址和电话,说要保持联系。我挺感动的,感觉和病人达到了朋友一样的关系。”
  据悉,疫情发生后,张京臣果断取消了和家人的旅行安排。“年二十九的时候,收到我们科室主任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作为第一梯队上阵,我丝毫没有犹豫。”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5号楼4楼的重症监护室,是张京臣工作的地方。这里集中收治了全省最棘手的危重型患者,医生们每天面对的病情都是“最难啃的骨头”。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持续了42天的‘生死救援’。”张京臣说,那是一位36岁的年轻患者,进来的时候呼吸很差,病情就像过山车,大家用上了所有最好的技术手段,一点点把他救回来,整个团队都受到很大鼓舞。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生命很脆弱,也很坚强。对每一个生命都应心存敬畏,同时,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张京臣说。
  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浙大一院之江院区重症监护室,最多时曾同时住着35名危重型患者,同时维持11台ECMO不间断顺畅运转。这其中,离不开张京臣出色完成的一项“烧脑”任务——及时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把实时指标数据发送到指定手机上,供专家组讨论调整治疗方案。所以,从进病房开始的连续8个小时内他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几天动不动就看手机,哪怕是睡觉中途醒过来,第一件事也是看患者指标。”张京臣说。
  截至3月23日,浙大一院保持着“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诊”的纪录。在“前线战区”驻守到最后一刻的张京臣,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拥抱一下亲人和战友,然后蒙头睡个好觉。好梦醒来时,看一看满城的桃红柳绿、车水马龙。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