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探访广东海岛法庭
“小岛大法官”坚守30余年渔船挂国徽审判
【发布日期:2019-12-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陈道准法官(中)带上国徽准备去渔船上审理案件

       硇洲法庭地处广东省湛江市东南部的硇洲岛,至湛江市区海上距离28海里,陆上距离60多公 里,是广东省法院系统唯一的没有通陆路的海岛法庭。
  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巡回审判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的意见 》,要求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其他群众诉讼不便地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应当逐步确立以巡回审判为主的工作机制。2010年7月,硇洲法庭划归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管辖,并挂牌设立硇洲岛旅游巡回法庭。
  陈道准是硇洲法庭唯一的法官,自21岁来到岛上,至今为民奔跑33万公里,相当于绕岛近1 万圈。“国徽代表了法律的尊严,办案的公正,一份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为此,陈道准每次到场调解、审判都不会忘记带上一枚国徽。
  巡回审判时带上国徽,无论从北到南,还是从山林到海上,已成为多地基层法官真实的工作场景。1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等联合主办的“带着国徽去审判”——超级大V法院行活动第五站走进广东省湛江市。当天,硇洲法庭的陈道准法官又一次带上国徽,到渔船上审判。
  “超级大V法院行”系列活动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最高法院建院70周年”的 背景下,为落实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会议精神,展现人民法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而举办的,南都记者曾多次作为超级大V被邀请参加活动。
  “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岛”
  驱车从湛江市区出发,跨过东海岛大桥,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再从东南码头坐约半小时轮渡 ,才能到达设立于硇洲岛上的硇洲法庭。
  12月20日8时,陈道准到达硇洲法庭和法官助理吴声远、书记员窦文伟碰面,商量当天到渔船上审判的事情。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硇洲岛多年来被大大小小的渔船包围着。“渔民早出晚归,我们上班他们出海。”在捕鱼期,渔民几乎都会远行出海。因此,为了使案件不延期 ,硇洲法庭的法院人员有时候会等到晚上渔船归来,打着手电筒,到渔民的海上聚居地寻找当事人。
  “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岛”。这是陈道准和硇洲法庭其他司法人员达成的共识。
  出发前,陈道准不忘带上一枚国徽。在陈道准看来,“国徽代表了法律的尊严,办案的公正 ,一份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背上国徽,陈道准等人将前往渔船上审理一起借贷纠纷。
  渔船上挂起国徽

       出发当天,天色灰蒙蒙的,乌云挡住了阳光。“今天吹的是3级风”。陈道准判断,当天的天气还是适宜出海的。因为变化无常的大海,海岛法官的工作暗藏危险。陈道准向南都记者回忆,曾有一次他到渔民船中办案后,返程途中天色突变,海上起风,小艇变得异常颠簸,“ 海上的天气是无常的”。
  约十几分钟,一行人来到了被告的渔船上。小艇靠近渔船旁,陈道准第一个翻越护栏上船, 然后小心翼翼地接住书记员递过来的国徽。随后,陈道准等人准备将国徽挂在渔船上方的木架子上。陈道准等人仰起头扶着国徽,认真细致地调整了约两分钟,将国徽端正地高挂起来 。
  拉起印有“湛江开发区法院巡回法庭”的横幅,用装鱼的泡沫箱和木板支起3张小桌子,渔船上便搭建起一个简易而不失庄严的巡回法庭。巡回法庭布置完,原告邓大爷和被告豆大爷也一起出现了。
  2018年3月15日,豆大爷因为需要钱购买网具,便向邓大爷借了16000元,立下借据,约定借款月息为1.5%,在6个月内还清本息。
  6个月后,还款日到了,但邓大爷没能等到还款。邓大爷多次催促豆大爷还钱,但是豆大爷表示经济困难,无法还款。
  无奈之下,12月6日,邓大爷起诉了十几年的好友。
  在摇晃的渔船上,伴着海风,巡回法庭正式开庭。庭审中,双方几次情绪都较为激动,一方急着拿回借款而指责对方不守信用,另一方因无力还款而认为对方不近人情。对此,陈道准多次好言相劝,令双方能够冷静下来。
  在双方情绪稳定后,陈道准提出调解方案:被告先偿还6000元,剩余的借款本金10000元及利息于2020年2月20日前还清。
  原告和被告同意了这一调解方案,双方达成共识。
  用脚和自行车将法律送进海岛

       渔船上的审判结束后,已临近中午。陈道准等人回到岸上后,还顾不上吃午饭,又匆匆骑上摩托车离开了。陈道准和书记员要到另一片渔民的集中区给当事人送达文书。
  摩托车驶过,扬起了地上的尘土。在硇洲岛上,脚下、车下经过的地方仍不少是裸露的土地和崎岖不平的山路。
  “以前的路都是泥土路,很多时候都要走路。”陈道准向南都记者回忆,十几年前硇洲岛上的道路环境更恶劣,不少地方是生长着杂乱荒草的羊肠小道,连自行车都无法穿行,硇洲法庭的法官们只能步行到当事人家中。
  摩托车的轰鸣声在岸边消失,陈道准从车上抱着文书下来。和前往审判时搭乘的小艇不同, 陈道准将搭乘一艘十分狭窄而简易的木舟。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这艘小木舟晃晃悠悠,但陈道准娴熟地跳了上去,并稳稳地站住。
  约五六分钟,陈道准到了当事人的渔船旁。当事人探身出来,陈道准亲自将文书送到他手上 。
  有时候给居民送达文书,陈道准也会顺便普及法律。“希望让居民能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 、依法办事。”在普法内容上,陈道准也是重点普及渔业、土地、借贷、交通等与居民生活 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小岛大法官”
  12月20日是周五,周末即将到来,陈道准或将回到湛江市区的家中,看望家人。
  “案件多的时候,一个月可能才回去几次。”工作繁忙的时候,陈道准到市区开完工作会议, 也是“过家门而不入”,赶回硇洲法庭继续工作。
  1988年,硇洲法庭还只是设立在一个租赁的平房里,21岁的陈道准被分配到了硇洲法庭,从此便与硇洲岛的居民结成30余年的缘分。
  陈道准没想过离开硇洲法庭。“在岛上工作了那么多年,他们对我都很信任,大事小事都来法庭找我。”陈道准到村子里办事,由于村民对陈道准很信赖,还会主动带他到当事人家里 。
  在岛上工作30余年,陈道准的足迹已经踏遍硇洲岛的田间地头、大船小舟,肤色也被晒成了古铜色,脸上留下了海风刻下的痕迹。“国徽在哪,巡回法庭便开在哪”,他被岛上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岛大法官”。此外,法官助理吴声远、书记员窦文伟也都在岛上提供司法服务20余年。
  陈道准带领硇洲法庭唯一的审判单元,常年负责调解、审理岛上涉8个村委会、134个自然村 ,五六万居民各类纠纷。近5年来,硇洲法庭年均收结案约为250件,全年结案率都达到 100%,连续5年呈现无错案、无重审、无再审、无申诉、无上访、无超审限、无抗诉、无民转刑的“八无佳绩”。               据《南方都市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